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如题所述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不能回头走,在途中要摘一串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串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因为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已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最后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串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不能回头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朵颜色豔丽但稍稍枯萎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又有一天他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仍然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扎营。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到最好看的花了吗?」
柏拉图指着旁边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回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萎。所以我趁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旁边。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5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 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 你/你
第2个回答  2013-08-25
不要期望有童话般的爱情。你和他在一起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一定和你最配。看上一个一定要去认真对待,不要希望下一个会很好,很多时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甚至什么也没有拣到。大家一定要认真。
第3个回答  2013-08-25
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一楼的回答好有真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