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里面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公路里面边沟,排水沟,截水沟位置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1、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称为边沟。边沟设于路基挖方地段和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2、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称之为截水沟。当路基挖方上侧山坡汇水面积较大时,应于挖方坡口5m以下设置截水沟。

3、排水沟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的水沟。

拓展资料:

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其形式可分为L形边沟、梯形、碟形、三角形、矩形或U形边沟.又分为明沟和加设盖板的暗沟等多种形式,多为石块砌成,边沟可与路缘石结合为一整体。

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流水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截水沟设置时主要考虑位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1~5m,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10m,弃土堆顶部应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入截水沟排出。

排水沟的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如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排水沟分为露出地面的排水沟即阳沟又称明沟;地下的排水沟即暗沟又称为盲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3

名称不一样,位置不一样,性质不一样,功能是一样的。

三者的区别在于不同的地方来用不同的水沟,一般在城市中排水沟比较常见,而在公路附近会有边沟,截水沟一般存在于山坡附近

拓展资料:

边沟:是指设置在挖方路基路肩外侧及低填方路基地脚外侧的纵向人工沟渠,用以收集公路路面的地面水。

排除路基拦截道路上方边坡的坡面水,迅速汇集并把它们引入顺畅的排水通道中,通过桥涵等将其泄放到道路的下方。

排水沟: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

截水沟:指的是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3
边沟是指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流水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排水沟的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如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03
路基按照填方段和挖方段,以及半挖半填地段对路基进行区分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和半挖半填路基、以及零填路基。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和侧沟都是按照各自的功能进行区分的。
1、边沟,也叫侧沟。是为了防止雨水进入路基内,影响公路使用质量,设置在硬路肩与土质路肩之间的构筑物。边沟和侧沟一般用在零填路基、半挖半填路基靠山一侧,以及挖方路基地段。
2、排水沟,是设置在填方路基护坡坡脚的排水构筑物,是为了防止雨水经边坡汇流之后对边坡坡脚的影响。
3、截水沟,是设置在挖方段路基,半挖半填路基段靠山一侧的山顶的水沟,是为了防止挖方路堑因雨水冲刷而出现滑坡、水土流失,失稳等问题。
以车辆行驶路面为参照面,按照各自的位置不同进行区分,边沟在靠近公路行车道两侧,基本和行车面在一个平面上;排水沟在公路行车面的下方,因为是填方路堤地段;截水沟用在路堑地段,位于行车面上方。
第4个回答  2021-09-16

公路边沟 截水沟 盲沟 渗沟

文字很难说清楚,直接给你看动画吧,这是一个完整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边沟属于排水沟的一种,设置在路边,用来排除地表降水;截水沟设置在边坡顶面,用来截留坡顶流下来的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