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需要佩戴助听器?

如题所述

1、助听器适用人群之一、听力下降的老年人老年人听力下降需要及时佩戴助听器。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听力系统机能也日趋减弱。部分老年人因听力下降减少与人交流,心理变得孤僻,甚至老年痴呆,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尽早佩戴助听器,老年人尽早佩戴助听器不但能够减缓听力损失程度,维持正常听力活动,而且能避免老年人晚年生活受到影响。2、助听器适用人群之二、聋哑人群聋儿和成年聋哑人群需要佩戴助听器。对于聋儿应当做到早期干预,即早诊断发现、早佩戴助听器和早进行聋儿听觉语言训练,可以使孩子比较理想的恢复听力和提高语言能力;对于成年聋哑人,首先要准确测试出患者的听力,确定是否还有残余听力;对于已经没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者,可通过植入人工耳蜗的方式提高听力;对于有残余听力的聋哑人,更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以提高听力。3、助听器适用人群之三、双侧耳聋人群佩戴助听器可听到声音的双侧耳聋病人都可以佩戴助听器。原则上讲,耳聋分为两大类:向内耳传递声音有障碍的称为传导性耳聋,内耳感受声音部分及听觉神经有毛病的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以上两种情况,均可通过不同性能的助听器及专业的听力康复训练提高听力。助听器适用人群之四、单侧耳聋人群,有些耳聋患者认为单侧耳聋不用佩戴助听器,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因为单侧耳聋不光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还会损失另一侧耳朵的听力。单侧耳朵进行听力活动会耗费更多精力,使该耳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听力受损。建议单侧耳聋患者一定不要忽略这一问题,尽早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测试听力,选配助听器。忽略这一问题,尽早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测试听力,选配助听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3
1、儿童听力障碍者,就算是轻度听损,也建议选配助听器,而且越早越好。因为儿童六岁前都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只有保障儿童能听到、听清楚,才能让他学习好语言。

2、成年听力障碍者,尤其是语后聋患者,需要佩戴助听器。因为听不到、听不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而且渐渐会遗忘一些长期听不见的声音,导致后期佩戴助听器效果也不理想。

3、对于重度以上听力障碍,应选配特大功率助听器,如果验配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效时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因为这种情况助听器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

4、对双耳听力障碍者,建议双耳验配助听器,才能进行声源定位,是听到的声音有立体感、方向感。

单耳的验配原则:一般双耳听损小于60dB,选择听力差的一侧验配;双耳听损大于60dB,选择听力较好的一侧验配;双耳听损差不多,选择听力曲线较平坦的一侧验配;日常惯用耳优先验配。

相对的,有些情况则不适合戴助听器,需转诊治疗:

1、传导性听力损失(外耳、中耳病症);

2、3个月内发生的突发性、进行性下降;

3、波动性听力下降;

4、不明原因的单侧或双侧明显不对称的听力损失;

5、伴有耳痛、耳漏、耳鸣、眩晕或头痛;

6、外耳道耵聍栓塞、异物或外耳畸形。

符合上述指标,经医生确诊无法治愈或患者不愿接受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案,方可验配助听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8
1、儿童听力障碍者,就算是轻度听损,也建议选配助听器,而且越早越好。因为儿童六岁前都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只有保障儿童能听到、听清楚,才能让他学习好语言。
2、成年听力障碍者,尤其是语后聋患者,需要佩戴助听器。因为听不到、听不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而且渐渐会遗忘一些长期听不见的声音,导致后期佩戴助听器效果也不理想。
3、对于重度以上听力障碍,应选配特大功率助听器,如果验配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效时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因为这种情况助听器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
4、对双耳听力障碍者,建议双耳验配助听器,才能进行声源定位,是听到的声音有立体感、方向感。
单耳的验配原则:一般双耳听损小于60dB,选择听力差的一侧验配;双耳听损大于60dB,选择听力较好的一侧验配;双耳听损差不多,选择听力曲线较平坦的一侧验配;日常惯用耳优先验配。
第3个回答  2020-03-05
1、儿童听力障碍者,就算是轻度听损,建议选配助听器,越早干预对患儿更好。因为儿童六岁前都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只有保障儿童能听到、听清楚,才能让他学习好语言。

2、成年听力障碍者,尤其是语后聋患者,需要佩戴助听器。因为听不到、听不清楚,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而且渐渐会遗忘一些长期听不见的声音,导致后期佩戴助听器效果也不理想。

3、对于重度听力障碍,应选配特大功率助听器,如果验配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效时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因为这种情况助听器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

4、对双耳听力障碍者,建议双耳验配助听器,才能进行声源定位,使听到的声音能全方位的输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1-05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耳听毛细胞的衰退、老化,大脑听觉中枢分辨能力力也在减退。但老人普遍不愿承认自己“耳朵背了”,多认为别人讲话不清楚。这是由于老年聋总是以高频损失为主,对z、c、s等高频辅音(声母)听取困难,而对a、o、e等低频元音(韵母)听力还不错,故多表现为能听到人讲话,但常听不清楚,要别人再重复。
现代助听器已能给老年聋人满意的听力补偿。发达国家的老年聋人在30~40dB就开始佩戴小功率助听器,以提高生活质量要求,我国许多老人在50~70dB聋时,选配助听器康复还常犹豫不决。这里有经济能力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认识问题。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老人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这一状况会逐渐改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