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关于山海经的古文

就象《夸父逐日》的那种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
《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目录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大禹

第一卷 《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
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
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
狌々,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
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
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
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
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
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
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
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尃訑,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
足三翼,其名曰<尚鸟><付鸟>,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
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
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
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
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璧,稻米、白菅为
席。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
西南流注干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
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
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
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
彘鬛,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
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门豕>水出
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
南流注于湨。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途。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
可杀也,其名曰�6�1患。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芘蠃。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
注于海。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
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
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
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下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
如�6�3,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
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
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
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氾水出焉,而南流注于
渤海。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出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山焉,而南流注于海。
其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
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
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
谷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艹咎},可以血
玉。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稿之山,多怪兽,多大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
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
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
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