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经济危机开始后的经济现象

如题所述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美国驻军、政治渗透、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日本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民胜利了!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日元升值怎么啦?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日元升值,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2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契机是1989年5月。
日本资产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使日本政府逐渐感受到了压力。1989年5月,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将维持了两年多的2.5%的“超低利率”提高至3.25%。
1989年底,主张不惜一切代价抑制泡沫的强硬派代表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上任伊始,他就将中央银行贴现率由3.25%提高到4.5%,结束了日本的超低利率时代。当时日本央行采取了紧缩银根、限制不动产贷款等对策。货币政策开始紧缩后,贷款成本增加,土地投机渐冷,土地价格下跌,随之房价下跌,银行出现呆账坏账。同时,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者预期不乐观,大多数股票开始出现疲态。
1989年5月日本的货币政策开始紧缩后,大多数股票开始出现疲态,上涨的大多是日经225指数成份股。
在日本紧缩货币政策之后,美国的投资基金大量买进对日经225指数有影响的成份股推动指数不断上涨,同时又在指数期货抛空日经225指数期货。当在日经225指数期货有了足够的抛出仓位后,就大量的抛出对日经指数225有影响的股票。可想而知,日经225指数引起下跌。
1990年美国强烈地批评日本股市的封闭交易,批评日本的企业集团互相持股的种种行为。并对具体的对日本提出要求:
(1)将日本的银行持股标准由5%降低到2%;
(2)取消综合商社不得持有制造业企业股份的限制;
(3)强化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的限制。
这一规定的实施,直戳日本股市的要害,同时暗藏杀机。这样日本股市里将会有大量的本来是企业常期互相持有的股票要流入市场,突然要有大量的股票流入股票市场,股价必然会大跌。在日本股票市场里,企业间相互持股是惯例,一般是常持有不想上市流通的。特别是银行持有的大量股票要求减持,在牛市里是违背和错失银行持股获大利的机会,一旦银行抛出大量股票,也必然会引发恐慌性大跌,而导致股市崩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