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为题写一篇作文,初中水平,600字,原创

如题所述

让我们动起手来 一颗种子,可以把一栋旧住宅给摧毁掉。一粒风沙,可以使一处绿洲变的荡然无存。一个小病毒,可以迅速的致使多人发病而危在旦夕。一个螺丝钉,可以使整台机器停止转动。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小小的东西,就能组合成巨大的事物。而,通过哲学的量变质变,这个微小的事物,却总是大事物最重要的筹码。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常常反思,是我们没有宏大美好的理想,还是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都不是,我们只是缺乏从细、精处入手的工作作风 。我们做一件事,如果把握好了每一个环节,把每一个细节经营完美,那么,终端结果的完美必将水到渠成。 人总是觉得,惯性就是原则。他不管,我就不管。没有发生危险了,就不用在意了。汶川地震前,谁会在意那个小小的地方?大家都在看奥运会,互相挂着彩旗,举起火炬,开心的蹦蹦跳跳。地震局的人也散漫,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惯性呢,还是保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很多年了。汶川地震了,所有人这才你捐我捐的。可惜的是,人都死的差不多了。 为何之前不动起手来,解决那些小小的,能影响国家的大事? 中国人缺的就是那种精神,那种杜绝,防范未然的意识。 咸丰皇帝死之前,就叹气说慈禧是个很难对付的人,要同治的顾命大臣好好努力。我就想,既然知道慈禧不好对付,咸丰为何还留着?不如效仿汉武帝一刀杀了,以绝后患。他,就是没动手,只是嘴边说说而已。 我们这些学生也是如此,一忍再忍,思索考试的时候,估计考不到这些,就不去复习了。小小的课堂,总觉得老师说的都是废话。但是我们哪里明白,这就是滴水的精神,能把石头都给穿了。何必,在意,那小小的东西。你得多了,就明白,那确实是不菲的东西啊。 “细节决定成败”其实是一个很朴素而且操作简单的道理,只是人们在实践中往往太容易忽略一个又一个看来微不足道实际上却影响全局的细节,才使得本来可以预期的成功由于过程管理在细节上存在诸多疏漏而归于失败,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时刻记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是前人对不遵循“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规律而导致失败的生动总结。一艘远洋游船在大海上失事了,事后人们在阅读航海日志时发现,导致游船失事的原因原来竟然是船员们(包括船长)在此之前每人都出了一个似乎无足挂齿无关宏旨但最终却造成致命后果的“小小”纰漏。 这样的例子多如牛毛。事故之后,就开始寻找那小小的原因了,可是,谁又会在未发生之前,杜绝那些小小的隐患呢。 可怜的我们,还总是在发现了那小小的细节后,要考虑好久,想想这个提议,会不会给大家带来不好的一面,或许,那是大家心中的那个无意义的提议。你说,这个细节,有问题呢。别人会嗤之以鼻,我早就知道了。但是,你们都知道了,为何不说,保持着无所谓的态度,为何呢? 豆腐渣工程,地沟油事件,早些年的三鹿,和悲伤的小悦悦事件,无情,冷漠,和无视,难道就是大家口中的心里明白,但是何必动手?哎,悲伤,为国人悲伤。 见微知著。我们都知道,只是没有谁愿意去做。我们的人生,使我们用手创造出来的,不可放弃,不可漠视。发挥你的能力吧,让我们动起手来,一起为人生上一份心。看着小事,做。小小的问题,解决。我相信,大家会越来越棒的。 让我们,动起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3
角落里的梯子,竖着放也许不会出事故,横着放就彻底杜绝了事故,这是一个关于安全隐患的视角问题。耐人寻味的是写在边上的条幅,从“注意安全”到“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发生了很有意思的变化。变化之一:落到实处。“注意安全”作为警示语,并没有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意义,更换后的标语展现了如何注意安全的一个具体细节。变化之二:责任到人。“注意安全”没有明确的提醒对象,如果梯子真倒下来,“主管部门”已经尽到了“提示义务”,砸着谁该谁倒霉。更换后的提示,直接对准了“用梯子的人”,明确了“谁用谁负责”。不过,实现这种变化的是“来洽谈合作事宜”的一位客户,果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等,浩浩荡荡入侵食品领域,“掷出窗外”被点击瘫痪。前不久又冒出个工业明胶,不良厂商利用皮革下脚料做为原料进行药用空心胶囊的生产,导致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治病的药成了要命的毒。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让人误以为我国的食品、药品生产自由散漫,无法可依,其实不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字字清晰,句句分明,安全有标准,生产有依据,事故有处置。究其原因,无非落不到实处,责任不到人。 制度被虚化,责任被淡化,安全问题就会被深化。 我们有五千言的《道德经》,但道德滑坡日趋严重;我们有三百句的《论语》,但不讲法理只论人情的现象四处蔓延;我们有绚烂瑰丽的唐诗宋词,但出口成“脏”、辞不达意的公众人物此起彼伏;我们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完备的教育机制,但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素质的现象似乎挺普遍。为什么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也无法给心灵提供一块安全的绿地? 把每一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份子,进行去个体化的训导,凝聚起来的确有强大的力量,但发生事故后,既不可能集体担责,也不可能责任分摊。当追求GDP的集体狂欢代替人性深入人心之后,谁还会注意这狂欢的添加剂里毒性几何? 落到实处,责任到人,的确刻不容缓了。制度落实到人,守法就成为行为习惯;文明落实到人,良善就成为风尚。 作为合作者的客户提出来的建议得到重视后,我们会发现,将竖着的梯子横过来放其实也不麻烦。为了身体的安全,也为了心灵的安全,何妨把每一个国民都当做这个国家的“合作者”来尊重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3
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请注意安全”与“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同样是讲安全提示,却有本质的区别。“请注意安全”仅仅是提醒,只是让你谨慎注意,不要让梯子倒地时伤及无辜,但是却没有提到到具体防范的方法。而“梯子不用时请横放”是对不安全隐患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方法和措施。同样是提示,前者仍有意外发生的可能,而后者讲到了具体的细节和措施,按照提示要求去做,那么意外就不可能发生了,把梯子倒下砸人的潜在危险给彻底排除了。
现如今,“安全重于泰山”的口号张口皆来,随处可见,但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很复杂,其中不免有“请注意安全”等方面笼统的大道理讲得较多,但在抓安全工作具体的细节上,如“梯子不用时请横放”上讲得却较少。
常言道“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说得就是这个理。比如,当前的秸秆焚烧问题,每年一到这个时候,秸秆焚烧了,干部遭殃,农民挨骂。焚烧秸秆缘何屡禁不止?我认为,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农民没有行之有效的替代办法。看来,政府仅限于出台几个严厉的文件或以会议贯彻会议还不够,焚烧秸秆还得为农民指一条“明路”。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是否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新思路,注重研究、制定得力有效的政策、措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千万别等空气呛人了,才想起秸秆禁烧。
又比如,抓校车安全问题。长时间以来,在很多偏远乡村,学校、幼儿园使用的“校车”来源很杂很乱,有使用普通客车的,也有使用报废车、老旧面包车、微型车、三轮机动车甚至拖拉机的。加之对驾驶员管理疏松,超载“黑校车”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校车作为承载幼儿、学生生命的移动“校舍”,需要用更严格的法规、标准和监管以及更科学的制度设计把校车加固成最安全的“移动校舍”。真正把孩子的安全当成全社会的重要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光喊口号了,因为我们的留守儿童非常多,学校校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不可以考虑先由政府出资,暂时租赁一批汽车公司的车子,在驾驶员的选用上不仅要求敬业,而且还要有专业的能力和极强的责任心。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象“摆梯子”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大家更多的是将“梯子”立在“墙脚”,而不是将“梯子横放”墙角。由于人们过分的把反习惯性违章作为安全监督检查的重中之重,严惩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其实,我们确实需要现场“说法”,但我们更要现场“正法”,要讲安全、讲制度,更要讲措施和细节。有许多我们举手之劳就可消除的隐患,大家熟视无睹。热衷于提示,不重视解决,治标不治本,是人们抓安全的现实通病。
“事故处于麻痹”,“隐患猛于虎”。血的事实无不在证明着安全上的“倒金字塔”理论和几何倍增原理:即如果存在一个安全隐患,那么由此发生事故和造成的后果是成倍递增的,呈现为倒金字塔状。一方面,即便大家在工作中有安全意识,但还是缺乏安全工作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另一方面,也是因安全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引起的,表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在工作中层层消弱,安全生产措施在管理流程中步步衰减,致使 “可控、在控、能控”成为口号。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消除一个安全隐患,就是消除了上百次事故发生的可能。预防为主才是安全的重要前提。面对安全问题,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绝不可仅在麻痹大意酿成事故之后,才开会反思重提安全,才下文“严禁”。
说又说回来了,“亡羊”后“补牢”为时也不晚,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亡羊”前“补牢”,在别人“亡羊”时我“补牢”,修筑结实的“牢”,编织好“安全网”,绷紧“安全弦”,将一切安全之敌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了,梯子不用时,还是横放着得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