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什么文化啊?

我硬是找不到个正确的答案了·有的答市民,有的答贵族·还有答宫廷的·到底是什么啊? 急·

17世纪的荷兰彻底摆脱了天主教会和西班牙的残酷统治,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海上贸易的持续发达,金融资本的自由流通,使荷兰一跃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度。新的政治体制使人民第一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宗教信仰变得自由而开放,吸引了欧洲其它专制地区的逃亡者带着手艺、财富和智慧涌向荷兰,荷兰成为17世纪欧洲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国家。文化、学术氛围的宽松,又吸纳了外国一大批受迫害的学者到荷兰生活和工作,很快荷兰就建立了六所大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荷兰成为最具科学探索精神的社会。17世纪是荷兰共和国发展的“黄金时代”——政治民主、信仰自由、文化宽松、国强民富,这些为荷兰绘画艺术的空前繁荣创造了条件,荷兰绘画艺术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具体的说,荷兰绘画艺术的繁荣既受益于迅速发展起来的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推动,又得益于新教卡尔文派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义主张,再加上继承了讲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民族艺术传统,使绘画艺术在荷兰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宫廷和贵族的垄断,抹去了往日神秘、高贵的光环,真正融入荷兰人的日常生活,变成了可以自由买卖的大众消费商品。17荷兰绘画艺术所体现出来的大众消费、大众审美特征,不仅使其成为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而且为现代大众艺术观念的确立和现代艺术市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研究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的大众审美特征,不仅有其学术价值,也对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一、17荷兰绘画艺术大众审美特征产生的原因1、卡尔文教派反对偶像崇拜的艺术主张是荷兰绘画艺术繁荣的契机由于天主教教会向普通教民收取名目繁多的岁赋,使教民饱受无止境的苦难,也助长了天主教会的奢侈与腐败,天主教的愚民、伪善面目日趋暴露。教民的不满与抗争,一些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勇敢地站出来,针砭教会的腐败行为,要求进行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最终导致了新教的出现。16世纪中叶欧洲大片地区已处于新教精神的影响之下,到晚期新教卡尔文教派深入到了尼德兰北部各省,并被广泛接受。卡尔文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反对偶像崇拜,严历的教规禁止卡尔文教徒在礼拜堂内使用图像,因为他们认为那些装饰豪华图像的教堂是天主教会腐败的一大证据。怀着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统治仇恨,1566年尼德兰地区爆发了最著名的一次圣像被坏运动,狂热的卡尔文教徒捣毁和烧掉教堂里的艺术品,昔日富丽堂皇的教堂内部取而代之的是全部被粉刷成洁净的白墙。这一后果可以从塞恩内丹的作品《圣马沃·霍莱姆教堂内景》(1637年,木板油画,70.4×54.8厘米)中得到证实。随着天主教在荷兰的没落,艺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资助人,艺术家只得另谋生路。卡尔文教派在教堂内拒绝图像的教义主张,改变了荷兰艺术的发展方向,使绘画从此远离教堂,走进市民生活。富裕了的市民阶层从此成为绘画艺术的最大买家,用绘画作品装饰居室成为新的生活时尚,艺术品开始出现在商品交易市场。这种情形对艺术的主题内容产生了明显影响,庄严的宗教艺术让位于适合装点家庭生活场景的艺术,具有大众审美趣味的绘画艺术获得迅速发展。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发达的商品经济为绘画艺术开辟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在专制天主教国家,富丽堂皇的教堂和宫殿成为大型雕塑和绘画的容身之所,在卡尔文教大行其道的荷兰,以节俭、朴素和实用为宗教精神和生活原则的社会中,即使是大型市政建筑也装饰得朴素大方,资产阶级没有为放置大型雕塑留存空间,惟有适合装点民居的小型的、价格底廉的绘画作品成为17世纪荷兰艺术的“宠儿”。宽松的环境、鼓起的腰包、追求生活乐趣的愿望,使绘画艺术成为17世纪荷兰最受市民大众喜爱的商品之一。市场巨大的需求成为绘画艺术发展的契机,绘画艺术的人气从来没有这样高涨过,绘画也没有这样广泛流行过,仅在半个世纪间,荷兰就涌现出了30多位真正杰出的绘画大师。巨大的市场需求,使绘画艺术在商品交易市场异常活跃。有交易就有利润,有利润就有资本投入,有资本投入就刺激了绘画收藏、投机市场的发展,这一切又培育了画家队伍的不断壮大,使画家的职业成为17世纪荷兰最流行的职业之一。艺术品变成商品后,既刺激了绘画创作,又助长了绘画贸易,似乎皆大欢喜,但金钱的诱惑也导致了绘画艺术庸俗化的倾向,这为17世纪末荷兰绘画走向衰落埋下了祸根。3、尼德兰艺术忠实描绘现实生活的优秀传统,在17荷兰绘画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受尼德兰文化精神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尼德兰艺术讲求真实描绘现实生活的传统由来已久。从15世纪杨·凡·爱克的风俗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到刚丹·马西斯的风俗画《称金币的夫妇》,再到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彼得·勃鲁盖尔尽情描绘农民生活和现实场景的不朽作品,可以看出:尼德兰艺术立足艺术传统,关注现实生活的艺术发展方向得到了确立和坚持。进入17世纪,尼德兰一分为二,北方联省取得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南方各省仍处于天主教和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南北艺术风格从此泾渭分明。佛兰德斯画派表现出强烈的宫廷趣味和巴洛可风格,荷兰画派则沿着现实主义美术方向继续发展。荷兰绘画艺术的诸多大师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雷斯达尔等都在他们的创作中,分 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延续了尼德兰绘画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二、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大众审美特征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讲求实际,重视生活真实体验和感受的价值取向,使荷兰人关注的中心是现实本身和有血有肉的生命,而决非什么裸体、神话、宗教及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可以看出,荷兰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改变现实、美化现实和虚构幻想,而在于表达现实,艺术家应该用同情的力量使现实呈现出美丽面貌。人民的愿望就是画家的追求的理想。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话语 ,清晰地洤释了荷兰画家的艺术观:“天、地、海、动物、善人和恶人,这一切都是我们练习绘画的对象。平原、山丘、溪流和树木给了艺术家足够的工作可做。城市、市场、教堂和千千万万的自然富源在向我们呼唤说:来吧,渴求知识的人,观察我们吧,画出我们吧。你在祖国发现这么多心爱的、愉快而有价值的东西,只要你尝试,就会感到要真实体现这一切,毕生的时间也实在是太短促了。”这一观念正好呼应了荷兰人那句著名谚语:“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荷兰人,荷兰画家是多么热爱和珍惜他们拥有的一切!抱着这种观念,荷兰绘画艺术在肖像画(包括个人、集体肖像和自画像)、风俗画(包括市井风俗和家庭风俗)、风景画(包括都市风景和自然风景)、静物画(包括乐器、器物、植物、食物和水果)等画种上获得的成就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就不足为怪了!荷兰绘画艺术的境界所涵盖的范围是整个社会、自然和生命,每个人都能在绘画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对现实的钟情渗透到每个荷兰人的精神之中,就象一个幸福的荷兰人面对自己的妻子,他就喜欢她生就的那个模样,不仅为意气相投而热爱她,还因为对他的感情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的大众审美情趣洋溢在人们的心目中,表现在艺术家通俗而自然的创作中。三、研究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大众审美特征对我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时期,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商品化的潮流不仅涌动在经济生活当中,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容回避的冲击。西方文化艺术的日益传播和紧逼,也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面临困难的抉择。在这两个方面,我国当前文化艺术发展所面对的形势与17世纪荷兰文化艺术发展面临的境况十分相似,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引导我国文化艺术 既保持民族的文化特点,健康繁荣发展,又避免过渡商业化所潜伏的危机,这是文化艺术研究部门和艺术家必须解决的课题。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研究十七世纪荷兰绘画艺术与大众审美趣味之间的关系,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借鉴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10
宫廷文化。
虽然17世纪的荷兰彻底摆脱了天主教会和西班牙的统治,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荷兰共和国建立后,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仍然带有君主制的痕迹。受此影响,虽然在这一时期市民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主流绘画艺术依旧以反应上层精英的生活为主,此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伦勃朗,他的许多绘画作品的内容就是描绘的新生的荷兰共和国的精英阶层的生活。
第2个回答  2013-08-15
市民文化.
第3个回答  2013-08-15
宫廷文化
第4个回答  2013-08-15
宫廷文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