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选宫女(越详细越好)

要什么条件的,什么背景的,要通过那些考试

宫女选拔程序

  各朝各代挑选宫女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宫女的家族大多是普通百姓,但必须是良家,即非医、非巫、非商贾和百工。例如汉代王昭君就是良家子。

  东汉规定,每年八月要派遣内廷官(中大夫、掖庭丞)和精通相术者,到洛阳乡中阅视良家女,挑选标准是:年龄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选 中者要载入后宫。

  唐玄宗遣使到全国各地选拔美女,号称「花鸟使」。

  明代选宫女的情况,以天启大婚时为例:「天启元年,熹宗将举行大婚礼,先期选天下淑女年十三至十六者,有司聘以银币,其父母亲送之,以正月集京师,集 者五千人。后亦被选入都。天子分遣内监选女,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循视之,曰: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之。凡遣归者千人。明日,诸女分立 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不合法相者去之。又使自诵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皆去之。去者复二千 人。明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量毕,复使周行数十步,以观其风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去者复千人。其留者亦仅千人,皆召入 宫,备宫人之选。分遣宫娥之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於是入选者仅三百人,皆得为宫人之长矣。在宫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而评汇其人之刚柔 愚智贤否,於是入选者仅五十人,皆得为妃嫔矣。
  清宫选秀女
  清代每三年选一次秀女,入选者都是八旗少女。
  清代这种作法固然是为了保持满洲血统,实行时确实不扰民,有利於广大汉民的安居乐业。以往任何朝代,每当选宫女的事情落在哪一个地区时,该地区的百姓 就人心惶惶,纷纷赶在朝臣到来之前,把女儿嫁出去。如果女儿被选为宫女,在宫中没能出人头地,那麼今生再无机会见到家人了,只能在宫中默默死去,百分之九 十以上的宫女都是这种命运。

  清代比较而言还算人道,宫女只有一二百人,有百人左右能够和皇帝接近,青春完全旷废的女子几乎没有,因为清代还规定,宫女未被皇帝看中的,二十四岁 (有时是二十岁、二十五岁、三十岁)时送出宫,另行择配。

  清代选秀女的详细情形是这样的:各旗每年要将本旗内十四至十六岁的女子造册上报。在行选期间,各旗的参领、领催负责把候选的女子运上车,送往宫城北门 神武门。运送秀女的车队按规定要在夜间行进,到达后,候选的秀女们被领入神武门内,在顺贞门外恭候,由户部官员负责管理。至时,由太监首领主持挑选工作。 秀女们每五人为一组,引到太监面前站立,太监审视。当意者,留下姓名牌子,叫做「留牌子」,牌子上书著「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洲人(或者蒙古、汉军人), 年若干岁」。到当日中午时,初选完毕,未被选上的,由本旗的车子载还。

  初选通过后的女子,要入宫进行复选,「试以绣锦,执帚一切技艺,并观其仪行当否」,凡不合格者被送出宫,叫做「撂牌子」。

等级:

尊品:总管姑姑(后宫除皇后外最高掌管,长随皇上,可免对侧后【包括侧后】一下嫔妃行礼,可升降级4品以下的妃子)
圣品:宛荷姑姑(后宫排在侧后一下,常随皇后,可免对侧后一下【不包括】免行礼,可升降级5品以下的妃子)

正一品(由皇后亲自赐封号1字,限1名):皇御女官(对2品以下的妃子免行礼,可升降级7品以下的妃子)
侧一品(由皇上/皇后亲自赐号1字,限1名):圣御女官(对4品以下的妃子免行礼,可升降级9品以下的妃子)
从一品(仅限2名):掌势女官(可免对6品以下的妃子行礼,可升降级11品以下的妃子)
庶一品(仅限2名):掌待女官(可免对8品以下的妃子行礼,可升降级14品以下的妃子)
===管理协商升级===
正二品(由皇后/皇太后/皇御女官/此主人自赐封号1字):御女官(可免对10品以下的妃子行礼,可升降级17品以下的妃子)
侧二品:总管嬷嬷(可免对10品以下的妃子行礼)
从二品:皇御嬷嬷(可免对12品以下的妃子行礼)
庶二品:御嬷嬷(可免对14品以下的妃子行礼)
===三斗一升===
正三品(由主人或御女官亲自赐封一字):*嬷嬷
侧三品:皇御女
从三品(由主人或御嬷嬷亲自赐封一字):从御女
庶三品:待御女
正四品:内务姑姑
侧四品:管事姑姑
从四品:内廷姑姑
庶四品:御膳姑姑
===两斗一升===
正五品:选秀姑姑
侧五品:茶室姑姑
从五品:生活姑姑
庶五品:礼数姑姑
正六品:副务姑姑
侧六品:杂务姑姑
从六品:待定姑姑
庶六品:待考姑姑
==一斗一升===
正七品:皇女史官
侧七品:内务女史
从七品:副女史官
庶七品:典衣女史
正八品:典范宫女
侧八品:宣唤宫女
从八品:捎信宫女
庶八品:传话宫女
===一斗两升===
正九品:递茶宫女
侧九品:上菜宫女
从九品:清洁宫女
庶九品:替补宫女
正十品:侍宫女
侧十品:掌待
从十品:事衣
庶十品:*宫女
===一斗三升===
无品级:待选宫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1
初期,宫女主要来自征战战败一方的女俘、女奴隶及罪犯的妻子。汉代以后,改为由朝廷派出大批人员,于百姓乡土之中挑选良家之美女,年龄13以上20以下,择入宫内。历代宫女中,有一部分开始从民间“选美”、“采女”中选出。“选美”就像科举考试一样,有一套严格的规矩。参选女子必须是良家,即非医、非巫、非商贾和百工,这些人家的女子叫良家子。历代都规定宫女取自良家子。
清承明制,基本沿袭了明代的宫女制度,但是在选择的范围和方式上有很大的改革。比较而言,更为严格。清代选入宫中的女子有两种,一种是秀女,一种是宫女,在清初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后才将秀女和宫女分开。秀女是八旗官员的女儿,可以选为妃嫔或指配给宗室王公大臣的子弟。宫女是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女子,地位较低,供内廷役使。清代宫女选择的范围只限于内务府各佐领所属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包衣任职佐领、管领以下家庭的女儿。初期选宫女是一年二次,时间为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从顺治十八年后改为每年一次,时间是二月初二日。凡年龄在13岁以上者,便造册送内务府会计司备选。在选期的前一天晚上入宫,第二天天明时由敬事房太监带到皇帝或皇后、太后前选阅。以6人为一排,每人身上挂一木牌,上面写有旗分和姓名,被选中者唤出排,入选后当日留宫内,否则立即遣出。若有妃嫔的姐妹或亲族女子则另组一排检选。如果此次已经入选,但是在所选名额之外,就令会计司记名,即“记名宫女”,下次再选时先以记名者入选。若是记名后未到下次选阅时父母就将其嫁出去,则属于抗旨。
宫女的身份也不尽相同,上层的为宫中女官;下层的为普通奴仆。对于女官除了年龄、身体、品行诸条件外,还必须掌握女工等技艺。据史料记载:“宫廷岁选秀女,凡选中者,入宫试以绣锦、执帚一切技艺,并观其仪行当否,有不合格者命出,以次递补,然后择其优者,教以掖庭规程,日各以一小时写字及读书。写读毕,次日命宫人考校,一年后授以六法。”这些宫女中比较优秀的就成为宫中的女官。据史料记载:“乾清宫置夫人一人,秩一品;淑仪一人,秩二品;婉侍六人,秩三品;柔婉十二人,芳婉二十人,俱秩四品。”她们各司其职,有的负责侍候嫔妃(尚宫);有的负责节仪之事(尚仪);有的掌管衣服,掌管三餐。但是由于清代内务府管辖着宫廷内部的人事、财务、礼仪、保卫及帝、后、妃、嫔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所以女官的执掌也就形同虚设了。
宫女入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头、洗澡,等年纪稍长才可以把头发留起来。刚进宫的小宫女要由嬷嬷(老宫女)教她们各种礼仪和梳妆打扮的技巧,嬷嬷一般非常严厉,动辄非打即骂。如果聪明灵巧,半年就可以上岗服役了,也就有月钱(工资)可拿。宫女们的月钱多少并无定制,最低的4两,高的可达20两,膳食、衣服、胭脂水粉等有内务府供给,其实她们主要的收入是平日各宫的赏赐。若得到皇后或太后的恩宠也可以为父母博得富贵,但多数宫女的生活是悲惨的。她们从选中入宫的第一天起就犹如进入囹圄,失去了人身自由,直到满25岁乃至30岁才许出宫婚配。因病、因笨或别的原因提前出宫者,要经总管太监核查奏闻后方准出宫。有的宫女因为“帝后得用,仍留宫承伺十年”,她们出宫后已是老处女了,连正常婚配都很困难。也有例外,即被皇帝看中而升为答应、常在以致嫔、妃的,那就要永远留在宫中了,但这是极少数的。

希望能够帮到您!
第2个回答  2013-08-01
指派官员去民间搜寻,每当选宫女的事情落在哪一个地区时,该地区的百姓就人心惶惶,纷纷赶到朝臣到来之前,把女儿嫁出去。如果女儿被选为宫女,在宫中没能出人头地,那么,今生再无机会见到家人了,只能在宫中默默死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宫女都是这种命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