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建筑物的寿命都很短?

如题所述

分古代跟现代。
从古代开始,中国古建筑物虽然有不少石质建筑,但是总体上以土竹木结构居多,今天看到的很多古建筑,多有翻修,有些甚至是重建的。而且中国古代官方建筑以经学思想为主,不像希腊罗马,企图流芳百世,古代中国则更多以变易精神为核心,根据古代经学的众多元素之变化而变,以求天时地利人和,故而可能受此影响,大多古代官方名建筑师,不会考虑单一石质建筑,大多不会仅仅以长期保存建筑物为目的而设计建筑。而这样导致的实际现状,就是,中国的很多古代著名建筑,都只存留在古代文本记录上了。
而古代罗马、希腊,则喜欢以石质建筑为主,尤其罗马帝国,在其境内大兴土木,很多建筑历经数千年,流传至今,很多罗马引水渠,甚至到了现在都仍在使用……罗马斗兽场等也依然未倒(像那样的庞然大物,而且重点在于其时间久远,若是在古代中国,那样的建筑留存的,就相对较少了)。很多罗马古建筑,都是因为古代战争、人为抢掠建筑材料而残破的。

现代,中国建筑很少考虑建筑的长期使用,而欧洲的很多房屋,则绝对不同,很多古老的欧洲社区,已经有了数百甚至上千年历史了,他们在修房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长期使用,很多管道都是外接的。中国建筑的设计似乎仍然保留有古代设计的影响,从来不求长期保存使用,其管道多为内置,根本不考虑管道老化之后的更换,而是直接推倒重建……这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一个不可否认的特色。

在古代方面,影响建筑物寿命的还有一点,就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古代中国处于季风区,多洪水,同时中国多山地,处于多条断裂带上,历史上的地震相对欧洲平原古大陆要多一些。而欧洲方面,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虽然多,但是温和,没有台风影响,洪水较少,这对于古建筑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且欧洲多为平原,在地质运动史上是比中国所在地理位置更为古老的大陆,板块活动相对较少,地震等对古建筑的影响与破坏,相对古中国较小。

以上就是所能想到的原因,希望能帮到楼主。这个问题是百度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5
中国的建筑物寿命短?呵呵,中国算长了。。国外现在基本都以环保型材料建筑。寿命都很短的。
第2个回答  2013-07-25
政府想要有所作为就是这样,大多数建筑都是"被拆迁"
第3个回答  2013-07-25
因为有了豆腐渣!
第4个回答  2013-10-12
因为经办人有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