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费计算的几种方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常用折旧方法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9
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类: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其中,直线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主要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第2个回答  2013-07-27
直线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3个回答  2017-12-05
折旧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每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