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注释]   山郭: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酒旗:酒店门口的幌子。
  南朝: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
  四百八十寺:形容佛寺很多。南朝佛教非常盛行。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烟雨: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  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提示]  这首绝句写春日即目所见的江南景色。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梁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描写江南春景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杜牧将它的意思融化在诗里,让人在读诗时联想到丘迟信中的话,可以生发无穷的遐想,无形中拓展了诗歌的景色,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起雨中的江南景色来。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白茫茫一片,被细雨笼罩的景物变得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这是江南独有的美景。南朝留下的寺庙最多,被烟雨包围着,越发显得幽深和神秘,使人产生不尽的历史联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思是: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拓展资料

【出自】

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全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赏析】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其中应指现存于江阴青阳镇的悟空寺。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12
第3个回答  2020-01-08

江南春,儿童古诗解析,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啦

第4个回答  2019-11-30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思是: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