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的“直肠子”?

如题所述

问:感觉我是个直肠子,特别是午饭、晚饭,吃完就想上厕所。这样正常吗?如何改善?

1. 胃-结肠反射

我们知道,在消化道内,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残余部分形成粪便。粪便形成后,由于结肠蠕动,使各部结肠规律收缩,将粪便推向远段结肠,到乙状结肠贮留。

人在进食后或早晨起床后,由于胃-结肠反射或(卧立)体位反射现象存在,引起结肠总蠕动频率,较平卧或空腹时加快数倍,此时如果乙状结肠内存有粪便,可使粪便被推进直肠内,当直肠蓄积足够数量粪便时,会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就引起了排便反射,即便意。

正常成人进食约1000卡食物,即可引起结肠电活动和运动增强。如果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麸质不耐受)患者,那么其餐后该反应更明显,即胃-结肠反射亢进,结肠集团蠕动增加,基础节律收缩减少,引起排便甚至腹部不适。

胃-结肠反射受神经、激素的调节,与食物中脂肪、蛋白质等成分含量以及状态有关。

2. 食物的组成、状态对胃-结肠反射的影响

(1)食物组成

①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均能引起结肠运动活性增加;

② 尤其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是刺激结肠动力增加的最主要刺激物;

③ 与碳水和脂肪作用相反,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成分,可抑制结肠动力增加。

(2)食物状态

① 固态食物可增加降结肠、直肠乙状结肠的动力指数;

② 相反,呈液态匀浆形式的食物可减少结肠动力反应;

③ 肠内淀粉发酵,可刺激结肠推进性活动的产生。

3. 结论

餐后便意迅速到来,很可能是胃-结肠反射亢进,但如果不是明显腹痛、腹泻,倒也不必担心,个体差异总会有,属正常现象。

4. 改善建议

① 少量多餐:摄入约1000卡热量的食物,就会造成胃-结肠反射发生,那么可将每餐食量减少至之前的六到八成为宜;

② 调整营养比例:提高膳食中蛋白质比例,降低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比例,即午餐和晚餐中,多吃禽鱼肉蛋豆制品,并优先进食此类,同时选择清淡低脂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

③ 一般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是主食,而麦类谷物含有麸质,人体会对麸质有不同程度的不耐受,进而可能造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所以应回避,暂时以糙米、小米、玉米藜麦、杂豆或薯类为主食。

④ 多流质少固体:汤羹类比固态主副食形态更合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