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酸性体质有何特征?如何治疗?

如题所述

酸性体质的特征 1.经常感觉疲倦,精神不振,嗜睡,头晕,无力
2.上楼梯就喘息,疲乏无力,工作效率低
3.皮肤粗糙,缺少弹性,多皱纹,易患皮肤病
4,脸上有斑,易长粉刺,易过敏
5,情绪烦躁,易急,盗汗,健忘
6,睡眠障碍,脱发,有头皮屑
7,牙龈出血,外伤愈合慢,易淤青
8,身体肥胖,易患感冒,胃肠,肝肾功能差
9,汗脚,四肢冰冷,关节疼痛或腰酸背痛
10,夏天易被蚊虫叮咬
以上如果有4中回答YES,就可以断定您是酸性体质。 形成酸性体质的原因

▲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内酸食品过多。

▲过度疲劳超时工作或经常熬夜。

▲心理负担过重。在高度紧张和压力下,人体会出现严重的酸化。当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更容易导致体质酸化。

▲缺乏体力活动。人体通过排汗,可以排除部分体内的酸性物质。但如果运动太少,很少出汗,则不利于酸性物质的排除。

▲不良嗜好。毫无节制地抽烟、饮酒,易导致体质酸化。

▲环境污染。摄入被污染的饮用水、农作物、家畜、家禽、鱼、蛋等,容易使酸性物质在体内滞留。

纠酸保健有良方

人体自身有一个自我调节机制,但体质过酸时,人体调节能力就无法调节了。当您出现疲倦乏力、腰酸腿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时,就要警惕自己身体已经处于酸性环境,应及时加以调整。

除了进行有氧运动、放松心情、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外,调整体内酸碱平衡的主要方法是进行饮食调整。

1.了解食物的属性。有些人误认为带酸味儿的食品就是酸性食品。其实,食品属于酸性还是碱性,与其本身的味道无关,而是依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后,最终在体内生成的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来判断的。因此,科学家把在体内生成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的食品,分别称为内酸食品和内碱食品,以此来区别食品本身的口味儿。

具体说来,内碱食品包括蔬菜、水果、豆类、海带、茶及奶类等,内酸食品包括精制谷类食品、肉类、鱼类、蛋类、油脂和糖类等。

2.增大成碱性食品的摄入比例。对于那些像张先生一样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来说,应该多吃一些内碱食品,使内碱食物与内酸食物的摄入保持2∶1的比例。具体来说,就是像一位营养学专家所说的那样,做到“三口菜一口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3
主要表现在:
1、皮肤无光泽;脸上容易长出不明物。
2、香港脚或身上容易长湿疹。
3、稍做运动即感疲劳,上下楼梯会感觉喘气。
4、一上车便想睡觉。
5、步伐缓慢、动作迟缓。
6、常出现便秘、口臭现象。
7、容易发胖。
8、容易淤青。
9、四肢容易冰冷。
教你如何预防和改善酸性体质哈:
1、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绪对体液酸化影响很大。适量运动以及杜绝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2、不吃消夜:通常晚上八点过后进食就称之为宵夜。因晚上人体活动力低,且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因此食物留在肠子理会变酸、发酵、产生毒素,使体质变酸。
3、要吃早餐:人体在凌晨
4

30
体温达到最低点,血循会变慢,如果睡太晚再加上不吃早餐,血液循环变慢,氧气减少,形成缺氧性燃烧,会使体质变酸。
4、调整饮食结构,酸碱食物的比例建议为
20

80
。多喝碱性离子水,少喝酸性水,如纯净、可乐等。如果体质偏酸性,可多实用碱性食物,例如糙米、蔬菜水果,另外海藻类食品也是很好的选择。体重反应身体健康,身体的健康与否,在于您平日的保健,多一分关心,将多一些健康。
另外也要多吃碱性食品,可健脑益智,因为脑体液酸碱度与智商有关。在脑体液酸碱度允许范围内,酸性偏高时,智商低;碱性偏高时,智商高。为提高智商水平,要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糙米和麦片等食物。同时这类食物含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对脑神经细胞的更新、调节起重要作用。
建议你多吃:糙米、小米、黄豆、黑豆、面筋、腐竹、鸡蛋、河蚌、鱼肉、猪肝、糯米、豌豆苗、竹笋、蘑菇、发菜、紫菜、金针菜、海带、木耳、菠菜、芹菜、韭菜、荠菜、扁豆、藕、芋头、酸枣、大枣、金桔、西红柿、苹果、柑桔、柚子、脐橙等及藻菌类,干果类如:核桃、芝麻、花生、松子、杏仁、腰果、开心果、南瓜籽、西瓜籽、葵花籽等。
第2个回答  2013-07-23
酸性体质的生理表征:1皮肤无光泽2香港脚3稍做运动即感疲劳,一上公车便想睡觉4肥胖,下腹突出5步伐缓慢,动作迟缓常见的碱性食物:1弱碱性食物: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2中碱性食物:萝卜干,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3强碱性食物:葡萄,茶叶,普糖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是天然绿藻富含叶绿素,是不错的碱性健康食品,而茶类不宜过量,最佳饮用时间为早上
第3个回答  2019-01-18
人体不存在酸性体质碱性体质,酸碱体质理论纯粹是胡说八道,瞎扯淡,楼上几位就是在胡说八道的。酸碱体质理论害人不浅
第4个回答  2019-12-21
发明酸碱体质的人都已经被抓了,你还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