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公谏厉王弭谤作品原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7
在周厉王统治时期,他的暴政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以至于国内出现了大量的批评言论(1)。邵公对此深感忧虑,他警告说:“人民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压迫,他们的忍耐已到极限了(4)。”然而,厉王对此非常愤怒,找到了卫巫,命令他监视并惩处那些敢于批评的人。一旦有人被揭露,就会遭受杀戮。因此,国人都不敢公开发表意见,只能通过眼神交流来表达不满(5)。

尽管厉王自以为能够消除批评,他对邵公说:“我已经控制住了言论,人们不敢再说话了(6)。”但邵公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堵住了言论的通道(7)。他比喻说,就像阻止河流流动会导致水势积压最终引发灾难,限制人民的言论就如同阻止河水畅通,后果不堪设想(8)。因此,明智的统治者应当鼓励言论自由,如天子在处理政务时,会听取公卿、列士献上的诗篇,盲人献上音乐,史官提出书简,老师给予规劝,盲人和蒙眼人也能发表意见,各行各业的人也积极进谏,普通人则传递信息,近臣献上他们的建议,亲族进行监督,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民众发言,以避免决策失误(10-20)。

邵公进一步强调,人民有言论权就如同土地有山川,是财富和生活资源的源泉(22)。言论的自由发表,对于社会的善恶判断和进步至关重要(23)。如果堵住这个源头,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将会受到严重阻碍(24)。他恳切地指出,如果阻止人民发表意见,那么国家的潜力将被大大削弱(26)。

然而,厉王并未听从邵公的谏言,结果是国人的言论更加受限,不敢表达真实想法。最终,这种压抑导致了三年的不满积累,民众终于爆发,将厉王流放到彘地(27-29)。(注:以上内容摘自《国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