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著名三绝碑

如题所述

中国十大著名三绝碑是《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苏轼荔子碑》、《潍坊新修城隍庙碑》、《万安桥记大字碑》、《上尊号与受禅碑》、《苏仙岭三绝碑》、《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宝志公像赞诗碑》、《李晟墓碑》、《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

1、《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其碑立于武侯祠大门内右侧,碑身及碑帽通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下有碑座。碑帽的云纹雕饰,具有唐代石刻艺术特点,其石质为峡石。碑文共22行,每行约50字,楷书。

2、《苏轼荔子碑》

湖南零陵永州镇的柳子庙内的《苏轼荔子碑》,共四块,每块高240厘米、宽132厘米、厚21厘米,长方形,平额无座。原碑为唐朝韩愈撰文,宋苏轼书写的《罗池庙享神诗碑》,与河东柳宗元之德政,以一碑而集“韩诗苏书柳事”,世称为“三绝碑”。

3、《潍坊新修城隍庙碑》

碑文为清乾隆潍县知事郑板桥撰并书,文章精妙,堪称一绝;其书法为郑板桥极为少见的正书杰作,其正书有隶意,骨坚肌丰,爽朗清绝,称一绝;丹书石上,由其高足司徒文膏镌刻,不失笔意,与真迹不着毫厘,又称一绝,所以世称“三绝碑”。

4、《万安桥记大字碑》

该碑在福建泉州洛阳桥南的蔡襄祠内。蔡襄字君谟,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两度出知泉州,建洛阳桥,卒谥“忠惠”。祠历代均曾修建,现存系清代重建,面三间,深三进。

5、《上尊号与受禅碑》

河南许昌《上尊号与受禅碑》即《受禅表碑》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均位于许昌西南17公里处的繁城镇汉献帝庙内。《受禅表》碑,高322厘米、宽102厘米、厚28厘米,圭形,上有碑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

6、《苏仙岭三绝碑》

湖南郴州苏仙岭的白鹿洞石壁上,刻有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词。这是一个天然的悬崖石壁,高52厘米、宽46厘米,词文共11行,每行8字,行书。

7、《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

此碑在湖南祁阳县城南浯溪,唐代文学家元结,字次山,曾寓于此。他将所撰《大唐中兴颂》请大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摩刻于江畔数十丈峻峭之石壁上。碑面320厘米见方,直行自右至左书写,共21行,每行20字,述安史之乱、玄宗逃蜀、肃宗即位、收复长安、洛阳之事。

8、《宝志公像赞诗碑》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开善寺题写的《宝志公像赞诗碑》,由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写字,唐朝画圣吴道子作画,刻在石碑上,其诗、书、画均为名家之作,故称为“三绝碑”。

9、《李晟墓碑》

碑在陕西高陵白象村渭水桥北。唐末朱池作乱,唐将李晟自定州率兵驰援,大军驻扎今东渭桥畔,经激战后收复京城,迎回了唐德宗,因功被封为西平郡王兼中书令,死后葬在当日驻军的地方,即今之墓冢所在地。

10、《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

北宋元佑六年(1091年)苏轼知颖州时,应开封刘季孙之请,以真、行、草兼用字体写成《醉翁亭记》长卷,卷末有赵孟_、宋广、沈周、吴宽、高拱等人的跋尾赞叙。明隆庆五年(1571年)秋,刘巡邀请文彭、吴应祈为之双钩勒石,立于鄢陵县刘氏家祠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