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类投资和债务类投资在会计上处理的区别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是不是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就是当时资产的账面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务类投资的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比较时,哪个是账面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类投资和债务类投资在会计上处理的区别是:
  1、会计科目不同。使用不同的二级科目。
  2、计息方式不同。一般债务类的有固定利息,债券类的没有固定利息

  扩展阅读:
  1、权益性投资是指为获取其他企业的权益或净资产所进行的投资。债务人如果以长期投资清偿债务,则以长期投资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按债务账面价值转销债务,按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结转投资,将债务账面价值扣除投资账面价值和相关费用等之后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或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所以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示的就是该可供金融资产的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也就是账面价值。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类一般是指债券,期末要按照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最后确认其期末摊余成本,再看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比较,如果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一致,那么资产负债表日列示的就是公允价值,也是摊余成本‘了、;倘若不一致,也要根据公允价值,确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列示的,仍然是公允价值,也是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是不一定就是其摊余成本。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债券投资则此分录调整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溢价时)
  借: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折价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为权益类和债务类,权益类就相当于股票,计算时借方是股票的买价加交易费用,应收股利。贷方就是银行存款。债务类相当于债券,计算时借方就是债券的面值,应收利息,贷方是银行存款,有差额的话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债务类在计算利息时借方是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贷方是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差额是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在计算利息时涉及到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不知道这么说你能明白点不。
第2个回答  2013-08-05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所以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示的就是该可供金融资产的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也就是账面价值。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类一般是指债券,期末要按照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最后确认其期末摊余成本,再看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比较,如果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一致,那么资产负债表日列示的就是公允价值,也是摊余成本‘了、;倘若不一致,也要根据公允价值,确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列示的,仍然是公允价值,也是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是不一定就是其摊余成本。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