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小故事

快dian

    季老小时候很顽皮,打架很厉害,而且上课还偷看书。“他的桌子上放着课本,桌底下偷看各种书。他什么书都偷看。在中学时代他把《金瓶梅》看了。”此外,季老小时候文理偏科严重,高考数学百分制的考卷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居然是数学系。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出身贫农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他23岁科去留洋在德国十年,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却没有一点儿洋味呢?这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小时穷得吃不饱饭,给一个亲戚割牛草,送草后磨蹭着等到中午,只为能吃一口玉米饼子,现在仍极为节俭,害怕浪费,厌恶虚荣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见一个老头在报名处,就对他说:“大爷,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手续。”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次日当他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那老头坐在主席台上,一打听,他就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真的吃惊不小,对同学说:“就像个邻居大爷,一点也看不出来。”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后来他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拓展资料: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6

一. 高考数学4分  

季老小时候很顽皮,打架很厉害,而且上课还偷看书。“他的桌子上放着课本,桌底下偷看各种书。他什么书都偷看。在中学时代他把《金瓶梅》看了。”此外,季老小时候文理偏科严重,高考数学百分制的考卷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居然是数学系。

二. 布衣教授: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出身贫农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他23岁科去留洋在德国十年,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却没有一点儿洋味呢?这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小时穷得吃不饱饭,给一个亲戚割牛草,送草后磨蹭着等到中午,只为能吃一口玉米饼子,现在仍极为节俭,害怕浪费,厌恶虚荣。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见一个老头在报名处,就对他说:“大爷,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手续。”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次日当他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那老头坐在主席台上,一打听,他就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真的吃惊不小,对同学说:“就像个邻居大爷,一点也看不出来。”

三.糟糠之妻:  

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他的叔父决定送他上学,令其命运有了转折,但也给他一个包办婚姻,在离家求学十余年后,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经陈寅恪推荐赴北京大学任教,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为了专心研究,独自过了16年,他才把家属接来。他的妻子叫彭德华,济南人,比季羡林大四岁,只念过小学。婚后,l933年他们先有了女儿,取名婉如。1935年,又有了儿子延宗,即是季承。

拓展资料: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6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八十年前到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八十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然后在离去之后给我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八十年前那场运动中的呐喊、呼号、血泪都已变成一种文字停留在典籍中,每当我们这些后人翻阅的时候,历史都是平静地看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经距今太久了。 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2
吐火罗文实际上本来不是季羡林先生计划当中学的语言,但是后来二战爆发以后,季羡林先生的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是年轻教授,他被征从军,上战场了,这时季羡林先生准备跟着他读博士论文,而且施米特帮助他确定了一个论文的题目,从语言现象谈的一篇博士论文,题目选定之后,施米特就上了战场,这时季羡林用了一年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非常细心、非常用功写了一篇博士毕业论文的导言,就是引言部分,自己非常得意,觉得应该会成为传世之作。 在这个时候瓦尔德·施米特从战场上回来探亲,大概半个月的假,一看老师回来了,季羡林双手端着这篇导言给施米特老师送过去。过了一个星期老师把季羡林叫过去了,把这个论文就还给季羡林,季羡林拿回来一看,论文上边一个字没改,老师说统统不要。季羡林如五雷轰顶,一年时间查阅那么多资料居然统统不要,老师接着非常耐心地跟他说,你这篇论文下的功夫非常大,用的资料非常丰富,好多资料你用的都很准确,但是有一点,你季羡林自己的特点没有。季羡林一反思,老师说得对,后来的一篇论文全部是新观点,到答辩的时候,几位答辩委员异口同声。这是后话了。 但是因为老师被征从军,季羡林那个时候在哥廷根大学已经小有名气了,这么勤奋的学生很难得,谁不想要一个好学生。这时出来一个80多岁已经退休的老教授,叫希克,他趁着施米特从军把季羡林叫过来,说我要教你一门绝活。季羡林说我脑子里已经装了七八种语言了,别再让我学语言了,老教授说我就让你学语言,要把我最绝的绝活传给你,别人我不传,你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 80多岁的老先生,季羡林拧不过他,硬着头皮学吧,结果一学才知道,这门学问叫吐火罗文,是新疆中世纪焉耆这地方的古文字,这样季羡林在被迫之下学了这门吐火罗文,而且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这门语言。 可惜的是,直到逝世,尽管有季羡林先生这样优秀的老师,但是中国却再没有出过季先生这样优秀的学生。
第4个回答  2013-08-13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八十年前到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八十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然后在离去之后给我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八十年前那场运动中的呐喊、呼号、血泪都已变成一种文字停留在典籍中,每当我们这些后人翻阅的时候,历史都是平静地看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经距今太久了。 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