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多少?

房屋、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各是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

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残值率一般为5%。(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残值率是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报废的时候的价值。

比如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10000元,残值率为5%,那么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就是500元。

扩展资料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残值率和分类年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固定资产没有固定的折旧率,一般按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房屋为20年,机器设备为10年,交通运输工具5年。一般按预计残值率为5%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原值x5%)-预计清理费]/折旧年限/1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3
如果估计的折旧年限及残值率如下,房屋20年,机器设备10年,交通工具5年,5%的残值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分别是4.75%,9.5%,19%。
第3个回答  2013-08-12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会计上计算折旧的方法很多,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所以折旧的计提会也影响到当期的收入和纳税。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使用的方法,且经选用不得任意变动。
  (一)平均年限法
  1、概念: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相等的。
  2、计算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或=[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二)工作量法
  1、概念: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2、计算公式: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三)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加速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注:双倍是指折旧率是直线法的双倍)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双倍直线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因素,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净残值
  以下,因此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后期,如果发现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小于采用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时,就应该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为了操作方便,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为折旧率,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计提折旧的基数是固定不变的,折旧率依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来确定,且各年折旧率呈递减趋势,所以计算出的年折旧额也呈递减趋势。
  计算时,折旧率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的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年数总和×100%
  年数总和=预计的折旧年限×(预计的折旧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第4个回答  2007-08-03
其实规定是5%,一般使用年限为5年,
但是按3%或者其他年限计也是可以的,不过别差太多,残值率相差别超过两个百分点,使用年限最好上下别超过三年。
而且残值率越低对企业越合算。所以我偏向3%,法律不会插一脚的。放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