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早开始定都北京

如题所述

金朝。

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

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朝,天会五年(1127年)又发动靖康之变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扩展资料:

金代共四个都城,上京会宁府是金朝第一个都城,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个都城,称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于1214年迁都南京(今开封),金在蒙古军的进攻之下迁都开封,又迁都蔡州,公元1234年,蒙古军攻下蔡州,金朝灭亡。金上京会宁府皇城午门址,是仅存的一处门址。

正当上京城向前发展时期,金朝内部发生了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后期因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胡乱杀人,引起了朝中众臣的不满。

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亲信亲手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海陵王继位后,为了缓和继弟杀兄、臣弑君的“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

在迁都燕京后,海陵王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迹,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于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毁上京。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销上京留守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海陵王迁都、毁上京后,使上京会宁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荣的景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4

元朝。

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

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

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通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从这一时期起,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

扩展资料:

元朝定都北京后于至元四年(约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

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

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二城分别设有居民坊七十五处及六十二处。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

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

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大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7
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最大的是元朝,1279年在此建都,称为大都。但是在此前,金灭辽国后的1153年,为了统治由南宋获得的土地,就在此建都,称为中都。其他的还有战国时候的燕国就封都于此。
第3个回答  2013-07-17
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又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7-17
元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