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猜猜最早讲的是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下棋。

“得饶人处且饶人”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宽容大度,该退让时就主动退让,要给别人留有余地,不要把事做绝。这句话实际出自宋代俞文豹所著的《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具体成语故事

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

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0
这句典故出自古代的《晋书》。根据记载,东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做阮籍,他在江州做官,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

有一次,阮籍去镇江的集市上巡视,看见一个叫做雷洪的人在那里砍杀死盗匪,并且将盗匪的尸体悬挂在城楼上示众。阮籍见状大怒,命令将雷洪拘捕至县衙问罪。

雷洪被抓到县衙后,阮籍严厉责问他为何擅自处决罪犯,没有上报官府。雷洪回答说,这些盗匪经常骚扰百姓,抢劫杀人无数,自己当时看到就忍不住动手了,并非轻慢官府的权威。

阮籍听完explanation后,对雷洪说:“你这么做也算是为民除害,我明白你的苦衷。不过,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形,都必须先上报官府。人生在世,得饶人处且饶人。明白了吗?”

雷洪感激阮籍的宽宏大量,誓言以后定会遵从官府命令行事。这篇典故讲述的正是官员应该怎样明察秋毫、量才而为,以宽严得体的手段处理事情,达到疏而不漏、亲而不损的理想境界。“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正是道出这一理念。

所以,这个典故最初来源于东晋时期阮籍宽大处理雷洪擅杀盗匪一案的教训。阮籍的这句“得饶人处且饶人”,成为后世讲究从宽处事的golden rule。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20
宋朝俞文豹的《唾玉集》有一则故事: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一带)有一个道人,精于棋艺,与人下棋的时候,开头往往先让几步,而最后一定得胜,自称从未遇到过对手。他曾写了这么一首诗道:“烂柯仙客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烂柯”的典故,出自《述异记》:晋时王质入山伐木,见童子数人,一边下棋一边唱歌。王质随手把斧柄往地下一插,就在旁边观棋听歌。一童子给王质枣核似的一枚东西,含入口中,便不知饥饿。过一会,童子们催王质回家,这时,他才发现土中斧柄已经朽烂。回到家里,家人都不相识了。原来他离家太久,子孙已传几代了。——这讲的是仙人下棋的传说。后以“烂柯”形容棋艺髙妙,难分胜负;也有以“烂柯”作为围棋的别名的。(柯,就是斧柄。)
“敌手”,意即“对手”。下棋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叫做“棋逢敌手”或“棋逢对手”,比喻能手碰上了能手。
唐朝尚颜《怀陆龟蒙》诗:“事厄伤心否?棋逢敌手无?”《元明杂剧•狄青复夺衣袄车》:“黑煞神撞着霹雳鬼,棋逢对手好相持。”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说可以谦让和原谅的地方,不要逼人太甚。也就是说,做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三藏扯住行者道:‘徒弟,常言说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第3个回答  2023-04-19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一句流传很广的成语,它的出处比较模糊,没有一个确切的故事或者来源。不过,有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可能与这句成语有关。
其中一个典故是关于孟子和齐宣王的。据传,孟子曾经拜访齐宣王,并告诉他:“您应该尊重您的臣民,给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和待遇。如果您不这样做,您的臣民可能会反抗您。”齐宣王听了之后并没有采纳孟子的建议,反而告诉他:“你为什么要管这些闲事?你只需要教我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君王就行了。”孟子回答道:“这就像是您在追逐兔子,兔子却不听您的口哨一样。如果您得到了兔子,那就饶恕它;如果您没得到,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
虽然这个典故与“得饶人处且饶人”并没有直接关联,但这句话被认为是孟子关于尊重他人和处事原则的一个体现,与这句成语的内涵有所共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典故可能与这句成语有关,但都没有明确的来源和证据。
第4个回答  2023-05-20
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指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还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出处:《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