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和本质 方法论

高中政治中的现象和本质这章的方法论是什么?

一、现象和本质

1. 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所谓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所谓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其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首先,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是经常变化的,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最后,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由于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它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事物内部且相对稳定,所以它比现象单纯、深刻。

其二,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为二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要从特定方面表现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本质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3.掌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人们只有通过对大量现象的研究,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达到科学的认识。

其次,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人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结构及其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所谓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其一,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内容和形式属于事物发展过程中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的两个方面,二者不能混淆。

其二,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此外,内容和形式又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内容,就要求有什么形式,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形式也迟早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则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种关系中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而在另一种关系中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内容;反之亦然。第四,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的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运动中,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而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中它们各自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一个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无限循环的过程。

3.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唯物辩证法原则,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所以要善于根据内容的发展,适时地、正确地变革旧的形式。

其次,自觉地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善于分析各种形式,既可以利用旧形式为新内容服务,也可以创造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

最后,自觉地运用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既不死抱住过时的形式不放,又不过早地任意改变尚有积极作用的形式。为此,在实践中既要反对片面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反对抹杀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三、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原因作为他事物根源的要素,引起他事物或现象的产生,结果则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其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如果把两个或两组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单独考察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时,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在这里,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但是,超出这个有限的范围,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它们的区分则又是不确定的。在事物无限发展的错综复杂联系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原因,而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结果。在这里,原因和结果经常互换位置。

其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联系,是说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所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

3.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在总结工作经验时,不仅要肯定成绩,发现错误,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绩和产生错误的原因。这就是由果溯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改进工作。

最后,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要预见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后果和严重后果产生的原因。

四、 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偶然的东西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其一,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必然性不是偶然性,偶然性也不是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根本不同的趋势,产生的原因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同时,偶然性体现并受制约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其次,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只有认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它的危害程度,做到“有备无患”。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所谓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所谓可能性是和现实性相对立的范畴,它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存在其出现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就可变为现实;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没有任何的根据和条件,因而永远不能实现。

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则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只在以后的发展阶段中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因其在目前无法实现,看起来好似不可能,其实还是一种可能,因而区别于不可能。

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其一,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的可能性。

其二,二者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学习可能性和现实性的重要意义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人们可以依靠主观努力,把有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其次,二者的对立使人的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8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是: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的一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


现象学的含义:
现象学(phenomenology),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犹太人哲学家E.胡塞尔(E.EdmundHusserl,1859~1938)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