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形成的原理?

如题所述

  ◎鼻涕   [汉语拼音]bítì   [英文]nasal mucus;snivel   [解释] 鼻腔粘膜所分泌的液体   [其他详细拓展]   定义   正常情况下,人的鼻腔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以湿润鼻腔膜,湿润吸进的空气,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粉尘和微尘和微生物,这就是鼻涕。   延伸   正常人每天分泌鼻涕约数百毫升,只不过这些鼻涕都顺着鼻黏膜纤毛运动的方向,流向鼻后孔到咽部,加上蒸发和干结,一般就看不到它从鼻腔流出了。其实感冒时流鼻涕是人体一种自然的清毒作用,吃药固然可以制止鼻塞等不适症状,却也破坏了这种自然机制,很多人喜欢用吸入蒸气的方法来改善鼻涕的困扰,倒是一个省钱又能暂时解决鼻塞的办法。   流鼻涕最多见于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常见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   1、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 。   2、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 ,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 ,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7、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X线片或者CT。   8、涕中带血可以参照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9、其它原因还包括脑脊梁液鼻漏,萎缩性鼻炎等,后者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伤风感冒引起流鼻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为什么有的人感冒好了还经常流鼻涕?感冒时流涕称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的,3~5日后渐为脓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即为慢性鼻炎,就会经常流鼻涕了。   鼻内有涕时应叫孩子自行擤出。要有正确的擤鼻方法,按住一侧鼻孔,一侧一侧地擤。同时要在鼻腔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副鼻窦内鼻涕不易擤出,而鼻腔内脓涕可进入副鼻窦内,也可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   鼻内滴入麻黄素之类的血管收缩药可使涕减少,但萎缩性鼻炎患者不可用此类药物。滴药时要防止药液流入口中,因孩子感觉到苦味,以后不会再让滴药。同时,为使药液均匀滴入鼻腔,而不至于迅速地流出来,也必须要有正确的滴药姿势。鼻涕过多的副鼻窦炎,可到医院作换置疗法或穿刺灌洗法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03
鼻腔内有鼻粘膜,鼻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有很好的通透性,所以在血液流经鼻粘膜时,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很容易渗透出来,进入鼻腔,使鼻腔湿润。湿润的鼻腔可以加热吸进的空气,也是吸进的空气湿润,以减少吸入空气对肺的刺激。想想冬天吸进干冷的空气的感觉就理解了。这就是鼻腔分泌物的来由和作用。
鼻腔的血管热胀冷缩,但忽冷忽热,鼻腔毛细血管的弹性就差了,它会一直“胀”在那里,也就是充血肿胀。这是他的通透性更强,所以分泌物不断,也就是鼻涕不断,肿胀堵塞了鼻腔呼吸道,所以鼻塞。
嗓子不舒服,可能是感冒引起了咽喉发炎。及时就医,会好起来的。

流鼻涕最多见于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常见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

1、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 。

2、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 ,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 ,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7、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X线片或者CT。

8、涕中带血可以参照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9、其它原因还包括脑脊梁液鼻漏,萎缩性鼻炎等,后者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常流鼻涕细分辨

正常情况下,人的鼻腔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以湿润鼻腔黏膜,湿润吸进的空气,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粉尘和微生物,这就是鼻涕。正常人每天分泌鼻涕约数百毫升,只不过这些鼻涕都顺着鼻黏膜纤毛运动的方向,流向鼻后孔到咽部,加上蒸发和干结,一般就看不到它从鼻腔流出了。
小儿的鼻腔黏膜血管较成人丰富、分泌物也较多,加上神经系统对鼻黏膜分泌及纤毛运动的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小孩又不善于自己揩鼻涕,因而经常流清鼻涕,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

如果小孩的鼻孔下,终日总挂着两行鼻涕或流出黄绿色的浓鼻涕,那就是病态的表现了。长期流脓样黄绿色鼻涕的,可能患有副鼻窦炎。经常流白鼻涕,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B,用这两种维生素治疗可收效。对吸入的粉尘过敏,会在短时间内流大量清鼻涕。少数鼻腔内有异物存在的小儿,也会经常流鼻涕。

最应注意的是,有些患有鼻咽部淋巴腺增大症的小儿,也经常流鼻涕,但他们还伴有严重打鼾、面容呆滞、鼻子扁小等征象,可严重影响发育及体姿,应及时治疗。
第2个回答  2007-02-09
健康人鼻腔内面衬着完整的一层粘膜,上面分布着很多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
粘膜下有粘液腺,它们平时不断进行分泌活动,分泌的水分用于湿润吸入空气,另外,
粘液腺还经常分泌少量的粘液,均匀的分布在粘膜表面。它的粘性很强,可以吸附吸
入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粘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抑制和溶解细菌的能力。在正常
情况下,依靠这种粘液的清洁作用,吸入的空气到达鼻腔后半部时,几乎没有微生物
存在。
正常情况下,鼻腔粘液腺分泌的液体和被蒸发的液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一旦鼻
腔发生病理变化,分泌物可增多,而形成鼻涕。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在人体的鼻腔粘膜中含有丰富的腺体,可分泌大量的粘液,在需要时一昼夜能分泌1000毫升之多,使鼻粘膜表面覆有一层随纤毛运动而不断向后移动的粘液毯,用以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并使纤毛运动得以维持。虽然鼻毛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作用,但仍有一些细菌颗粒进入鼻腔深处,这些细小颗粒随气流而沉降,另一些随层流与大面积粘膜表面接触,落入粘液毯中,其中水镕性颗粒可被溶解,非镕性颗粒或细菌等随纤毛运动送往鼻咽部咽下或吐出。由于粘液毯中含有大量溶解细菌的溶菌酶、干扰素和分泌性18A等抗体,故正常鼻腔后段很少发现细菌和病毒。由此可见,鼻腔分泌物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 当感冒或有鼻病时,鼻粘膜呈炎性病理改变,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大量的鼻腔分泌物流出,即称为鼻涕。除此之外,有些人接触了某种致敏原也会流出大量的清水样鼻涕,当脱离致敏原后,流涕便会停止。但许多病人是需要药物治疗的。 有啥办法可以减少鼻涕? 用你俩手食指分别摩擦两侧鼻翼就是鼻梁两侧,每次二十下,可止一段时间,如此反复,很简单,不废时但很有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