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有人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人成长史

如题所述

心理学与我的成长

心理健康是人人所追求的,传统观念中,健康更多是指向生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威胁不仅仅来自于躯体的不适,更多地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世界:苦闷,焦虑,孤独,恐惧。。。。。。
什么是心理健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在本身及环境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是不是绝对的十全十美,“心理学家英格里是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是能充分发展其自身的潜能,这是一种及其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社会学家波孟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收,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足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内部协调,外部适应。
我们当代大学生经历了从天之骄子到普通人,从“60分万岁”到终生学习的巨大变化,大学生承受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态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弹性和伸缩性。首先,心理问题大的出现和我们生理疾病的出现一样是很正常的,其次,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界限是相对而言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种连续状态。
首先我想谈谈学习方面的事,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学习是我们社会化的关键所在,我们学习的高层次目标便在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的又用之才,进入大学学习后,我惊讶的发现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由太多的不同,首先,大学生学习的动机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其次,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更为灵活,注重理解。大学不是玩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所以我来大学后每放弃过学习,但我的学习方法似乎不太得法,还是学新生心理学给了我不少指点,我通过学习领悟到,开发大脑的潜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若急功近利反而会使大脑疲劳,降低学习效率,有时候我总会感觉学部下去,学的很烦,但我总和自己较劲,越不想学就越逼着自己学,但效果似乎并不好,后来我渐渐调整自己,学的烦的时候适当增加自己休息的时间和频率。这样使我慢慢的冷静下来了,也摆脱了烦躁,另外我还认识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确实,找一个好环境对投入学习环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说到学习又顺便想到了考试,虽说上大学的人都是久经沙场,但现在考前还是紧张,这方面心理学上提供了一些方法,在考试之前进行充分的复习,和朋友们谈谈自己考前的感受,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在考试之前作一些模拟考试等等。
如何对待挫折时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系统的认识挫折。挫折是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从而目标无法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时人生的一门必修课,无论平凡抑或伟大,挫折对我们而言只有强和弱的差别,而不是有和无的区别。我们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承认转变的过渡时期,由于在我们身上存在诸如闭锁性与开放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想与现实等矛盾,使我们面临许多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构成我们挫折感的来源,同时社会的变化也使我们承受更重的心理压力。
根据引起挫折的原因可以将挫折分为缺乏性挫折,损失性挫折和障碍性挫折三类。挫折来源于需要,而需要不一定导致挫折,对于我而言,我主要有缺乏性挫折和阻碍性挫折。来到大学,因为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于是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有相当大的差距,把自己想的太高,目标定地太高,总是实现不了,自信总是受到打击。这时总是消极的逃避,什么都不敢了,用时间把挫折感冲淡,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法,我逐渐开始树立积极的应对态度,就收线时,人生总会有起伏,挫折和不幸是生活的一部份,只有勇敢地面对,接受现实才是应对挫折的最好方法。中国有句熟话:甘蔗没有两头甜,我们不能只想得到幸福而完全回避挫折和不幸,我知道了要珍惜生活的体验,幸福是生活,不幸和挫折也是生活,要热爱生活,坦然地接受甚至享受挫折。
如果我们能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作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以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0
个人的经历就是一部著作 你就是作者 你不用费时分析你自己的作品 这个问题可以留给阅读你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