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牵引的护理

希望得到详细的回答,做为小讲课用的。
哪位老师帮忙一下,万分感谢!!!

皮牵引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

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一般维持3-4周。

皮套牵引的患者要注意观察牵引处皮肤的完整性,如有发红或破溃应及时放松,稍后牵引,每天应适度放松休息。胶布皮牵引应观察患者情况,如有牵引处体液渗出应及时放松,扩大或者缩小牵引范围,并及时处理。

扩展资料:

在临床上,人体受到外力后很容易发生骨折,发生骨折后经常需要牵引治疗。牵引分为两种,一种是皮牵引,一种是骨牵引。皮牵引主要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的骨折,因为皮牵引的力量较小,不适宜长时间的牵引。

在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比如病人发生了股骨干骨折,需给予皮牵引。在手术前皮牵引目的是为了松弛骨折周围的肌肉,为手术治疗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在皮牵引期间要定期复查x光片,以便观察骨折位置情况,随时调整牵引的重量,使骨折位置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牵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皮牵引法 此牵引是把胶布贴在皮肤上,通过牵拉胶布进行牵引。因为牵引是通过牵拉皮肤再拉到皮下组织和骨骼,故又称间接牵引法。此种牵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穿破骨组织,对肢体损伤小,痛苦少。缺点是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一般不超过5kg,否则容易把胶布拉脱。所以,一般用于小儿或老弱患者的骨折牵引或关节炎症时矫正与固定。
护理
1.对新牵引的患者,尤其皮肤牵引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循环。患肢肢端可因纱布缠绕过紧而压迫血管、神经,引起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等感觉运动障碍,应仔细检查,及时报告,或松开绷带重新缠绕,可解除压迫。
2.对皮肤牵引的患者,应随时注意胶布或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
3.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而颅骨牵引则抬高床头。
4.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
(1)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弓l绳上。
(2)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
(3)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向床头、床尾滑动,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4)牵引的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牵引重量应保持悬空,如坠落在地上或旁靠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也应及时纠正。
5.预防并发症
(1)预防褥疮:牵引患者由于长期仰卧,尾骰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发生褥疮,所以应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护理人员要在晨、晚间护理时,用 50%乙醇按摩骨突处,搽涂滑石粉。如要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应保持牵引方向正确。尤其是颈椎骨折,不得扭曲头颅,翻身时头部与身体保持一致。
(2)调节饮食,增加营养的摄人: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应多进水果、蔬菜,增加植物纤维,防止便秘。
(3)预防呼吸、泌尿系统并发症:由于牵引患者经常仰卧,容易引起排痰不畅和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引起坠积性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尤以年老体弱者易发生。应鼓励患者利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上身,以加强深呼吸,促进血循环,并有助于排净膀优尿液。
(4)预防垂足畸形(足下垂):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下方有腓总神经通过,由于位置比较表浅,容易受压,胖总神经受伤后,可导致足背神经无力,发生垂足畸形。所以牵引患者应防止被褥等物压于足背,保持踝关节至90o。
6.防止感染 用 75%乙醇每日 2次点滴针孔处,直至拔除。如局部渗出、结痂,形成一个保护层,可不必去除。另外,为防止牵引针外露部分损伤皮肤或勾破衣被,可用空抗生素药瓶套上(青霉素过敏者,忌用青霉素瓶)。
7.注意检查皮肤 牵引所引起的皮肤溃疡胶布粘贴时会刺激皮肤,可引起皮炎或皮肤溃疡。采用一次性皮肤牵引带,可防止皮肤炎症的发生。
8.定期做床上沐浴,以促进血液循环,并保持患者全身的清洁。冬天注意保暖,可用特制的牵引被盖严躯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0

分秒珍教育-第二篇 建筑防火-第三章 建筑分类-第二节+第三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