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采用图表等形式,从战争历时、参战国家、卷入人口、经济损失等方面,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急用!!!!!!!!!!!!!!!!!!!!!!!!!!!!!!

一、相同点:

1、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 

2、战争都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也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二、不同点:

1、背景不同

一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两大 侵略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其中巴尔干地区因为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而成为战争的火药库;

二次爆发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凡尔赛体系具 有骇人听闻的掠夺性,成为产生新的温床。

2、战争目的和性质不同

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 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掠夺战争;

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与之相反,自 由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 法斯的正义战争。

3、影响不同

一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所建立的战后秩序仍然 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

二战不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世 界人民, 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地倡导和平, 民主, 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 ——1918.11 )
  1、一战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
  一战开始的标志:1914.7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2、一战的交战双方是: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是巴尔干半岛,它也是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3 、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它发生在欧洲的西线战场,交战双方是德、法;
  4 、一战的结果
  结束: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它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后果):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最大的成果)
  5 启示:(或通过对一战的学习,你有何感受?)
  答: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反对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8)
  1.二战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
  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
  2.二战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纳米比亚等国二战后走上独立道路。)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5.启示(或通过对二战的学习,你有何感受?)
  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列表比较,两次世界大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类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实力发生变化
  【时间】 1914——1918年 || 1939——1945年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1939-9-1德国突袭波兰
  【作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 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 || 欧洲、非洲、太平洋战场
  【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 || 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争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总体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战后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战争教训: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多行不义必自毙,好战必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我们要居安思危,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参考资料:http://yaoyueping.bokee.com/viewdiary.182732679.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5-18
相同点:第一,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第二,战争的结果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不同点:
一战爆发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后起的帝国注意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互相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点燃了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依据当时各国实力的对比建立起来的,随着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一体系必然走向解体。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日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而这一时期英法的纵容侵略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更加嚣张,局部战争最终酿成了世界大战。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造成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如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力量的发展,政治上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了最终就会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解决。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永远不会消失,只会层出不尽;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必然导致战争;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而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也好,慕尼黑会议也好,都是些表面现象,是必然之下的偶然事件罢了。
通过更深层次的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结局、影响,进而发现其性质和规律,总结其提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大战的战场
之所以称得上是世界大战,很大程度上是从战争的规模来说的。一战初期战场就是欧洲战场,这一时期分了东、西、南三条战线。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但是战争很快就超出了欧洲范围,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卷入进来,一战共牵扯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一战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一次大屠杀。二战分了三个战场:欧洲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和非洲战场。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疯狂的侵略屠杀,激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历时近6年,参加国家60多个,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二战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世界战争。
同时在战争中由于新式武器的使用使得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一战中出现了坦克、飞机、远程大炮、毒气等,二战中出现了新式核武器。从此战争改变了原先的作战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为军事武器、军事技术的较量。一战由于美国的参战战争形式发生变化,协约国占据优势;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二战发生根本转折。

三、大战的性质
大战的责任和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战争双方共同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参战的目的有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一面,但这些国家不是战争的挑起者。绥靖政策是应该批判,但英、法、美等与德、日、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与法西斯的矛盾,它们没有法律上的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的不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四、战争的结果
无论是什么战争,受到伤害最深的永远是人民。两次大战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但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一战摧跨了德、奥匈、俄、土四个帝国,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在世界上诞生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战打倒了三个法西斯国家,英法遭到严重削弱,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在资本主义受到严重削弱的同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空前壮大,战后诞生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并且以苏联为首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战后世界的新格局。同时也给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创伤,留下了民族、领土、种族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的种子。
大战的影响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尤其对人类心灵产生消极的影响,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打击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地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第3个回答  2008-05-23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 ——1918.11 )
1、一战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
一战开始的标志:1914.7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2、一战的交战双方是: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是巴尔干半岛,它也是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3 、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它发生在欧洲的西线战场,交战双方是德、法;
4 、一战的结果
结束: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它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后果):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最大的成果)
5 启示:(或通过对一战的学习,你有何感受?)
答: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反对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8)
1.二战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
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
2.二战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纳米比亚等国二战后走上独立道路。)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5.启示(或通过对二战的学习,你有何感受?)
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列表比较,两次世界大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类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实力发生变化
【时间】 1914——1918年 || 1939——1945年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1939-9-1德国突袭波兰
【作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 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 || 欧洲、非洲、太平洋战场
【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 || 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争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总体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战后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战争教训: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多行不义必自毙,好战必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我们要居安思危,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参考资料:http://yaoyueping.bokee.com/viewdiary.182732679.html
第4个回答  2008-05-1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损失7千亿美元(1918年币值),第2次世界大战4万亿美元(1945年币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和坦克这种在未来战争中占主导地位的武器开始被用于战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空权论和坦克制胜论粉墨登场。大规模使用飞机和坦克的闪击战理论诞生,海战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开始代替战列舰成为未来海战的主角。潜艇集群战术的伟大作用被体现出来。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苏联6大国。奥匈帝国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和英国、法国等小强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