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的宽度是如何规定的?中国的路宽还是外国的路宽?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各自的宽度标准是多少?跟外国的道路相比,中国的道路是更宽还更窄?

城市的“车道”不应“加宽”而应“变窄”,城市交通设计的重点是“行人”而非“汽车”——在出席威海国际人居节的专家眼里,未来的城市交通靠的不是“车轮”而是“双腿”。

  

“当人们面临越来越拥堵的城市交通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加宽’马路,可是他们错了。”联合国人居署最佳范例和政策处官员俞建华说,“对世界各大城市交通状况进行的研究表明,道路越宽交通反而会越拥堵,中国城市大量使用的立交桥和环行交叉不仅没有解决塞车反而‘加重’了问题,人们必须理解城市属于行人而不是汽车。”

  俞建华认为城市的交通应是立体的、个性化的,每种交通形式都应有其空间。“在美国我们做着与中国相反的事情——加宽人行道,修窄公路。在完善城市大型公共交通体系的前提下,创造一个‘步行’的城市。”他说。美国规划师协会前会长萨姆·卡塞拉说:“中国应该在城市规划时更多地考虑小街区、人行道和公共广场,为步行、自行车提供便利条件。”在他看来,汽车在美国当了50年的“皇帝”后开始“退位”,“中国可以吸取我们的教训,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达成一种平衡,避免在公路建设上过度投资。”

  在专家看来,公路建设不仅事关城市交通而且还是“社会公平”的体现,“顾名思义,‘公’路不是‘私’路。如果一个城市让10%的有车族占据70%的道路必然有碍社会平等,我们应该‘还路于民’。”俞建华说。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吕斌认为,城市道路建设还与社区规划密切相关。“一些中国城市迷恋的超大型实际上已是过时的观点。中国应该建立空间形态上立体的,对土地复合利用的紧凑城市,使商业、生活、文化和居住设施紧凑而便捷,构筑以步行者为中心、具有人的行为尺度的城市空间。”

  萨姆在人居节上为中国城市交通提出7点建议:减少城市扩张、减少占用绿地和开阔区域……但有一点他提倡“增加”——“更多的步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09
  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城市道路宽度的确定应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日照、通风、管线敷设以及建筑布置等因素,同时要综合不同城市在各时期内城市交通和城市建设上的不同特点,远近结合,统筹安排,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路宽112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