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之庐”—江西庐山

如题所述

“神仙之庐”—江西庐山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理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入价值突出的自然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形成了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景观。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北临长江,东临浩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

全山有九十多座山峰,最高的是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山峰间散布着多处山谷、溶洞、瀑布、溪洞,地貌复杂多样。庐山有独特的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层的发源地,山脚下的郡阳湖畔,留下了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沙丘。

庐山风光“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的美景和神秘感。庐山也是集风景、文化、教育、宗教、政治于一体的千座名山。南有金轮峰下有归宗寺,还有栖贤寺、开先寺、圆通寺、千佛寺等。

公元391年东林寺在此创建,东林寺的创建代表着佛教中国化的开始。成为中国南风的佛教中心。明清以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这里开始传教,形成了五教聚集一山的独特现象。

庐山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自鸦片战争以来,这里修建了具有英、法、美、德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上千幢别墅,著名的有美庐别墅、歇尔曼别墅等,成为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

庐山的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由花岗岩斑岩构成的山体,高耸峻峭,形如华盖。据说登上峰顶,可观汉阳灯火,故名曰“汉阳峰”。峰顶一处悬崖形同靠椅,相传大禹治水时,就坐在这崖上俯视长江,考虑如何疏浚九江,故称“禹王崖”。大汉阳峰下有康王谷,为庐山最大的峡谷,长约1000米。相传秦始皇灭六国时,秦国大将王翦迫楚康王至此,为暴风雨所阻,康王脱险并隐居此地,故名“康王谷”。

庐山的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由花岗岩斑岩构成的山体,高耸峻峭,形如华盖。据说登上峰顶,可观汉阳灯火,故名曰“汉阳峰”。峰顶一处悬崖形同靠椅,相传大禹治水时,就坐在这崖上俯视长江,考虑如何疏浚九江,故称“禹王崖”。大汉阳峰下有康王谷,为庐山最大的峡谷,长约1000米。相传秦始皇灭六国时,秦国大将王翦迫楚康王至此,为暴风雨所阻,康王脱险并隐居此地,故名“康王谷”。

三叠泉是从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磐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磐石,再喷洒至三级大磐石,形成三叠,落差达155米。气势之宏伟世间罕见,可谓“庐山第一奇观”。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峭崖上有观瀑亭,同瀑布遥遥相对,可俯瞰瀑布和峡谷全景。由观瀑亭绕道2行,可临观音崖、观音洞,洞下有绿水潭,潭畔岩石上镌刻有隶书“竹影疑踪”四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