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乌战争中俄罗斯不采用大规模空袭,而是以地面部队进攻为主?

如题所述

俄乌战争在进行中,有些网友疑问,俄罗斯的空中力量明显优于乌克兰,为何不利用自己的优势呢?原因有三个:一个俄军的战术目标;一个是需要防范北约;还有一个是战略目的。

一、俄军的目的是为了不伤平民

俄军在打击乌军目标的时候,使用比较多的是地面武装力量。他们在打击乌军方面,主要是坦克力量,而空军只是作为支援部队。这个可能是俄军的战略战术吧!使用空军力量投放炸弹的话,可能会误伤民宅。

这种情况要是出现了,乌克兰和西方会在这个方面大做文章的。为了不给西方留下口实,俄军采取了保守的进攻方式。进攻一段时间以后,就跟乌克兰方面进行谈判,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了乌克兰民众不受惊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会跟乌克兰人民在一起,他号召乌克兰人民一起抵御俄军的进攻,俄军采取地面进攻的策略,是对的,要是采用空中力量打击的话,可能会造成平民伤亡,这是俄军和乌军都不希望看到的。

乌克兰难民人数增加不少,10天内超150万人逃离乌克兰,给邻国造成了很大压力。俄军开通人道主义通道,允许乌克兰民众离开,这也是俄军的战术目标:打击乌克兰军事设施,而不是伤害平民。

在战争中,难免会有误伤。俄军在军事行动中没有采取大规模轰炸,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不伤害平民。这也是俄军的倔强!他们出动过苏-35S,打击的是乌克兰的空军力量!

二、空军力量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威慑

俄罗斯军事打击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乌克兰,而是为了让乌克兰不再加入北约。北约东扩,乌克兰想加入北约。要是真的如此,那么北约的军事力量将抵达俄罗斯的家门口。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出了警告,而泽连斯基以为有了美国的援助腰杆子就硬了,对俄罗斯的警告不放在眼里。俄罗斯就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见识一下俄军的实力。俄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

有人说,俄军为何不用空军力量达到目的?应该是精准制导导弹数量不足吧?俄军是有精准制导导弹的,R-77-1主动中距弹就是其中一种。俄军不使用,一个是担心误伤平民,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威慑北约。

美国向欧洲增兵了,虽然说过不会在乌克兰与俄军作战,但他们会保卫北约。言外之意,要是俄军抵达北约防线,那么,战事将会从俄乌之战,扩大为俄罗斯与北约的战争,有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俄罗斯一直表现得很克制,俄军在进攻了一段时间后,还静默过。乌克兰方面的谈判人员,提出了一些要求,俄罗斯无法接受,俄军恢复了进攻态势。

即便是这样,俄空军的出现几率,也不大,俄空军主要是打击乌克兰的空中力量,还有防范北约借机进入乌克兰,与俄军作战。

三、俄军的目的是乌克兰不再寻求加入北约

俄军进攻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乌克兰,也不是为了将泽连斯基消灭,而是为了把乌克兰拉回到谈判桌,为了让乌克兰不加入北约,这样,可以阻止北约东扩,也可以让俄罗斯安枕无忧。

但是,泽连斯基对北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俄乌战事出现后,就抱怨美国和北约的支持少了。随着战事扩大,西方援助的增加,泽连斯基有了抵抗的信心,他觉得可以拧一下俄罗斯的大腿了。

俄罗斯采用地面作战部队,就是为了让泽连斯基知道,用地面部队推进,一点点将乌克兰的军队压缩,让他们感受到压迫的力量,最终达到战略意图。若是泽连斯基还不同意,那么,俄军的坦克部队,还会继续推进的。

俄军的战斗力,不是盖的。西方的卫星显示,俄军的部队正在向前推进着,这也说明俄军有实力实现战略意图,才会如此不加掩饰。乌克兰方面对形势的误判,可能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随着战事发展,乌克兰与俄罗斯展开了对话,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双方有和解的希望。俄军的目的是让乌克兰保持中立地位,只要乌克兰同意,军事行动将会被取消。大家觉得乌克兰方面会同意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2

因为俄罗斯如果采用大规模空袭,就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大量的城市建筑物被摧毁,而且空袭需要大量的资金,俄罗斯很可能伤筋动骨,显然这不是俄罗斯出兵的初衷。

俄罗斯之所以出兵乌克兰,是因为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因为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那么俄罗斯连最后一个缓冲地带都没有了,将直接面对北约的军事威胁,所以俄罗斯才会敲打一下乌克兰。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本着人道主义

大规模空袭很难保证不殃及池鱼,地毯式轰炸最受伤的是平民。俄乌之战,俄罗斯是打着捍卫主权,解除威胁的旗号打响的,肆意伤害平民的罪名和国际舆论是俄不想看到的。

另外,俄乌本是前苏联的一部分,说是兄弟也不为过。从俄善待乌的战俘可见一斑。俄乌冲突不是灭国之战,只是表明自己的立场,以解眼下被威胁的燃眉之急。

海陆空不能同步,而且对乌克兰留有余地,以防万一

俄国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享誉全球,但是相配套的陆军和海军方面可能差强人意。三者不同步就没有很大的威慑力,这样不划算。毕竟俄国出兵是为了解除威胁,并不是秀军事力量和屠杀平民。

兵者诡道也,战争是残酷的,战场瞬息万变,可能俄国是想保留实力以防万一吧。毕竟有30多个国家在旁边打着联合制裁的口号,不得不防。

写在最后,没有人喜欢战争,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在这国际局势动荡的关键时刻,紧跟国家的步伐,期盼冲突最后和平圆满解决,还世界一片祥和宁静。以上分析仅供参考,纯属个人见解,欢迎留言探讨斧正!

第2个回答  2022-03-09

从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的装甲部队,直升机部队就已经大规模的出动了,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大家印象中的现代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刚开始都是持续数天的大规模空袭,为什么俄罗斯仅仅空袭了一天,地面部队就出动了,原因何在?

一、俄罗斯经济状况决定的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经济状况这些年一直不太好,他的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打仗打得就是经济,特别是空袭的成本是相当高的,一颗导弹就是几十万美金,所以说,俄罗斯的经济根本承受不起大规模的空袭作战。

二、避免平民伤亡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邻国,可以从三个方向出兵乌克兰。在将乌克兰主要军事设施打掉之后,俄罗斯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会很快,基本上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俄罗斯的地面部队的战斗力非常的强大,简单来说就是一股钢铁洪流。

此次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打,没有动用空军力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担心对乌克兰平民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只是动用地面部队。

战略目的决定不能采用大规模空袭

虽然终极目的是乌克兰去武装化,也就是占领乌克兰全境,不允许该国再有正规军。目前看来,这个目的很难达到。退一步说,即便能够达到,俄罗斯也严格将战略目的设定为打垮乌克兰政府和军队,没有扩大打击范围。

目前俄罗斯的打击,无论是空军还是陆军相对克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朝着乌克兰平民开火,也没有不顾及平民伤亡。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平民伤亡,不但国际社会侧目甚至会干涉,也会形成深刻的民族仇恨。

随后俄军无论是驻扎还是扶持傀儡政府,都难以站住脚。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遭遇的治安战,都是无穷无尽的民族战争,打了10多年也不能停止。这么一来,对于俄军空袭打击的要求等于高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04

大家印象中的现代战争,特别是美国挑起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刚开始都是持续数天的大规模空袭,为什么俄罗斯仅仅空袭了一天,地面部队就出动了,原因何在?

第一,俄乌战争的战略目的

虽然普京说终极目的是乌克兰去武装化,也就是占领乌克兰全境,不允许该国再有正规军。目前看来,这个目的很难达到。退一步说,即便能够达到,普京也严格将战略目的设定为打垮乌克兰政府和军队,没有扩大打击范围。目前俄罗斯的打击,无论是空军还是陆军相对克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朝着乌克兰平民开火,也没有不顾及平民伤亡。

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平民伤亡,不但国际社会侧目甚至会干涉,也会形成深刻的民族仇恨。随后俄军无论是驻扎还是扶持傀儡政府,都难以站住脚。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遭遇的治安战,都是无穷无尽的民族战争,打了10多年也不能停止。这么一来,对于俄军空袭打击的要求等于高了。

第二,俄军的精确打击能力不强

俄军和精确打击能力,同西方不是一回事。就精确打击本身来说,不需要精度高到西方那种离谱的地步。大家都知道西方有那种忍者炸弹,也就是精确制导炸弹但没有炸药弹头,安装旋转刀片。

这种炸弹可以准确击中小汽车的后半部分,用旋转刀片杀死车后座的目标,却不会杀死前座的司机。就打仗来说,这个精度就属于过分了,不需要这么搞。因为普遍炸弹的爆炸半径,只要不限制,至少也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精度保持这么多就够了。

西方之所以将精度提高到变态的程度,主要是防止误伤平民,遭到国际舆论的抨击。而苏联也好,俄罗斯也罢,最终研发武器根本没有考虑这种问题,只是保证炸弹的毁伤效果的精度。在攻打伊斯兰国的俄军精确轰炸后,可以看到效果并不好,出现了误伤平民现象。需要说明的是,俄军轰炸伊斯兰国只用了20%的精确制导武器,其余都是普通炸弹。

目前乌克兰军队自知野战不是对手,大部分已经全部退入城镇坚守。这种情况下,俄军空袭就比较困难。如果坚持高密度空袭,不但要大量使用昂贵的精确制导武器,还肯定会误伤乌克兰平民。所以,目前俄军轰炸顾虑很多,被束缚了手脚。

第三,俄军的精确打击武器的存量不够

俄军引以为戒自豪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最大射程近500公里,精度在10米内。俄军目前发射的160枚弹道导弹中,主要就是“伊斯坎德尔-M”,成功摧毁了乌克兰境内导弹系统、远程火炮系统、防空系统和机场航空装备,压制和摧毁其战术纵深内目标。可以说,伊斯坎德尔-M是俄军的撒手锏,也是空袭的重要武器。

可惜,俄罗斯目前库存只有300枚左右,存量实在太少。而俄军早在10多年前就要求大量装备这种武器,到了今天也只装备了这些。这是因为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军费非常紧张。而伊斯坎德尔-M属于昂贵武器,仅仅2012年俄罗斯政府投资17家国防工业综合体企业,试图恢复该导弹的量产,就花费240亿卢布。而企业自己还要筹措160亿卢布。

俄罗斯其他精确制导武器,也大体如此。基本就是性能好的价格昂贵,装备有限!性能差的数量倒是不少,却又不敢随便使用。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期间,帮助巴沙尔轰炸敌对武装,使用了部分精确制导武器和大量无制导炸弹。敌对武装认为,俄军空袭至少炸死数千平民。

第四,快速反应的精确轰炸难度非常大

美国也是花费了20多年,才提高到发现目标到空袭缩短到15分钟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其他国家能够做到的,俄罗斯也是不行。俄罗斯的空地一体作战能力,目前看来比解放军要差,信息化水平不高。即便地面部队在城镇中发现了乌克兰军队,空军也无法及时赶到。而现代化作战,谁也不可能长期留在一地,打一打就快速转移。

即便美国空袭达到15分钟,也主要是针对实力较弱的对手。乌克兰虽然被俄军炸毁了不少防空导弹和雷达,但仍然有一些导弹和雷达幸存,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加上西方援助了大量便携式防空武器,所以给俄军空袭又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俄军战机非得较高,就必须使用精确制导武器而且可能有偏差,得低一些则有被击落的危险。

第4个回答  2022-03-05

这几天,俄乌战争牵动着全世界每个人的心,各种有关俄乌战争的消息也在飞速传播。作为一个局外的看客,我认为这场战争其实就是一场政治之战,是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政治博弈的一个结果,也仅仅是上层人的游戏而已。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战火纷飞、深受荼毒、忍饥挨饿,在每天的担惊受怕中生活,这绝对不是这些普通老百姓想要的,但是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好几天,仅仅第一天俄罗斯出动了空军,后来俄罗斯再也没有采取大规模的空袭,仅仅是用地面部队慢慢向前推进,为什么在俄乌实力差距这么大的情况下,俄罗斯不持续采用大规模空袭呢?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此次俄乌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更多的是威慑而不是占领。它是向反对者示威:我战斗民族,不怕任何势力的威慑,谁咬我我就把它的牙齿敲碎!如果一直用空袭,很快战争就会结束,根本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了。

2、俄乌并不是世仇,相反,俄罗斯还是乌克兰的亲人,相当于父母,儿女恩将仇报,作为父母不能赶尽杀绝,更何况此次战争真正的发起者并不是平民百姓。如果使用空袭,会大面积对平民有所误伤,就算战争很快打下来了,剩下个支离破碎的乌克兰对俄罗斯也没有任何好处,相反,后期的重建工作还需要俄罗斯出钱出力!

3、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俄罗斯持续空袭的。众所周知,近十几年,在欧洲国家的集体打压下,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大国有些名不副实。而空袭是非常烧钱的一种行为,飞机燃油、炮弹都非常费钱,俄罗斯的现有经济支持不了持续空袭的消耗。

4、俄乌地域相邻,这样的地理环境也比较有利于俄罗斯地面军队的推进。另外,俄乌军事实力的差距很大,乌克兰这么弱的实力,俄罗斯仅仅用地面部队就能把它打残,根本就不需要其它部队的配合。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综上所述,俄乌战争中俄罗斯不采用大规模空袭,而是以地面部队进攻为主,是针对现有的形势最好的选择。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