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调库为什么使用率那么低?

如题所述

 个人觉得主要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冷库利用率偏低
  传统的冷库一般设计是高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低于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 一旦达到3.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破裂、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品质 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专 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容积 500 m2 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库址选择、地 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2001 )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许多冷库 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刚建成就处于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
分析佛山冷库目前存在的6点问题

  三、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
  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 8000 ~ 10000h 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 3000 ~ 4000h 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 进行小维修。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为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 90 年 代以前所建的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普遍开开停停, 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

  四、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
冷库属于耗能大户。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每增加 0.1 ㎜,就会使蒸发温度下降 2.5 ℃,电耗增加 11% 。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或蒸发器外表结霜等问题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 8 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 8 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而许多低温冷库刚开机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

  五、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迷
  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多数冷库只有 1 ~ 3 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而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 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

  六、商业冷库价格竞争激烈
  近几年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自备用于存放食品原料或用于科研试验的冷库外,商业冷库出租转让频繁,行业内低价竞争激烈,加之高温库和低温库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存贮肉类及速冻 食品的低温库供不应求,大量的高温库闲置待用,导致大多商业冷库经营企业经济效益不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