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的北伐可以成功?

历史上的北伐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要不就是不了了之,为什么朱元璋北伐可以如此成功?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刘裕北伐、诸葛亮北伐、柴荣北伐、赵光义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全都失败了。

朱元璋北伐能一举成功,元朝军阀割据堪比东汉末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5
朱元璋一生做事,信奉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朱元璋的一切活动特别是重大的军事和政治行动都是经过精心筹画,三思而行的。他很少冲动冒险,也不追求侥幸。在起兵之初,他即与其他豪杰不同,不乐于流寇主义,而是致力于根据地建设,巩固一块后,再徐徐向四周扩展。朱元璋耐性极佳,史称老儒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给朱元璋带来了胜利,初不知这也是朱本身的一贯思想,只不过朱升之策恰与朱同心而得其认可罢了。朱元璋从来不务虚名,不求近利。朱元璋自己说过:“吾平日为事,只要务实,不尚俘伪,……不事虚诞”(《太祖实录》)郭子兴死后,他被韩林儿政权仅任命为郭子兴部的三把手,他也不急于正名,而安于实际上的一把手,名义上的三把手这个地位。他早就有能力从韩林儿政权脱身,却依然委身韩林儿政权之下,直到确有把握才脱离。他说:“建大事者,必勤远略,不急近功,故泰山之高,非篑土可成,江湖之广,由勺水所积,天下之大,岂一日可定也。自古帝王之兴,皆上察天运,下顺民心,从容待成,曷尝急遽。”早就有人劝他称帝,他迟迟不同意。朱元璋的称王称帝在元末股反元力量中是最晚的一个,但也是唯一的最后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北伐战争是朱元璋谨慎个性的突出表现。那时朱在统一南方战争中战无不胜,顺利异常,迅速平定了广大中国南部,只剩下北元一个敌人。而北元内部又分崩离析,战斗力并不强。由于接连的胜利,大部分将领主张“直捣元都”,一举统一中国。而朱元璋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一如既往地谨慎小心,绝不疏漏对每一个风险点的分析。他分析说“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屯兵于坚城之下,粮饷不足,援兵四集,非我利也。”他力排众议,果断地提出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全局在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其都。”应该说,在当时我强敌弱的情况下,一举攻克元都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风险也确实存在。当时的元朝还保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只是他们正忙于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没有联合起来对付北伏军。朱元璋的军事部署则把风险降到了最小,虽然成本大大增加。朱元璋宁可多做十倍的努力,也不愿冒那怕只增加了十分之一的风险。正是按照朱元璋的这—战略,北伐一步一步,逐渐消耗了元军力量,毫无悬念地取得了胜利,从出师北伐到克元大都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
第2个回答  2017-10-25
元清是华夏族亡华国时期,明北伐属于对外敌作战。北伐要经过充分准备的,领导人能力,将领能力。
第3个回答  2013-09-25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对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澧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明洪武元年 (1368)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朱元璋的军队进入大都,元朝至此灭亡。明朝控制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25
北方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内部争权夺利,南方陈友谅张士诚都已覆灭,后方稳固,财力雄厚,手下兵多将广,当时分裂局面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准备充分,三国演义等一大批著作奠定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