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的计算公式三种

如题所述

箍筋的计算公式三种介绍如下:

适用于框架柱的箍筋计算公式:箍筋长度=(梁高-保护层)/2+弯钩长度;箍筋根数=(梁宽-保护层)/箍筋间距+1。

适用于抗震柱的箍筋计算公式:箍筋长度=2(梁高-保护层)+弯钩长度;箍筋根数=梁宽-保护层/箍筋间距+1。

适用于异形柱的箍筋计算公式:箍筋长度=柱宽-保护层+弯钩长度;箍筋根数=柱高-保护层/箍筋间距+1。

箍筋: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