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永恒》一书简介

周国平的《人与永恒》简介

周国平《人与永恒》简介
成书时间:1987年
类别:随感集
版本推荐: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有这样一位智者,他不寄希望于概念的积木,也不寄希望建造体系的巍峨宫殿,而是将人生问题上的一切真知灼见直接发自内心,又诉诸读者的真情实感,其文字的魅力能让读过的人沉迷不已,继而引发深深的思考。
他的名字叫周国平,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深山老林中生活了十几年,文革后又考回北京,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孜孜不倦地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他的每一部著作都能在学术之外形成极大的反响,包括《人与永恒》、《今天我活着》、《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等。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一本随感录。随感录的可贵在于真实,在于字字珠玑而又凝炼传神,就这个意义而言,周国平的随感少却了浓重的雕琢气,少却了老于世故的圆滑,处处呈现出单纯而练达、质朴而传神的精巧之美。
《人与永恒》在1987年出版以后,一印再印,后来又出了第二版,仍然长销不衰,在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较为持久和深入的影响。
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其中向人们宣讲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
“人是最大的谜,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两极之间又幻化出无穷的人生之谜。生与死、爱与孤独、真实与美、哲学与艺术、写作、天才、女人与男人,无不是人与永恒相沟通的形式与体验。”
无论是形式还是体验。周国平将推心置腹地与你讲述一点什么,然后让你自觉地提升一点什么。
我们为什么不去倾听一位智慧的心灵之声?
我们为什么不在独处的时候拥有一位最真诚的朋友?
我们为什么不在为人处世方面请一位智者常伴左右呢?
内容梗概
与众多同时代的哲人不同,周国平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为一体,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摆脱了学术的艰涩,虽然质朴无奇,却异常地贴心、动人。他常常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生活最核心的领域,而在精神生活最深处,原本就无所谓哲学与文学之分。在《人与永恒》中,周国平用别致的文学方式谈哲学,他的表达的感悟仍是围绕着古老的哲学问题,例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爱与孤独等等。也许也算是老调新弹,但正是这些问题由于被现代商业化社会的遗忘而变得日益尖锐,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普遍困惑。
“老调”一经周国平“重弹”,这些问题便迅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共鸣。
现代世界是商品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同时还生活在历史与宇宙之中,生活在自己惟一的一次生命过程中。所以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只用交换价值来衡量,而应有更开阔、久远的参照系。在投入社会潮流同时,我们要有所坚守,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但是人生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周国平写道:“有人说人生到处是陷阱,从一个陷阱跳出来,又掉入另一个陷阱里。可是,尽管如此,你还是想跳,哪怕明知道另一个更深的陷阱在等着你。最不能忍受的是呆在同一个陷阱里,也许,自由就
寓于跳的过程中。”
处于人生的矛盾之中,你又应该如何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呢?意义永远是不确定的,所以意义本身并不重要,正如西西弗斯的神话,把巨石推上山顶的终极目标并不重要,所贵者在寻求的过程之中,过程比结果更美丽。
“我们读英雄探宝的故事,吸引我们的并不是最后找到的宝物,而是探宝途中惊心动魄的历险情境。寻求意义就是一次精神探宝。”
不过每个人都渴望结果,渴望完美,但又终不可得,这种痛苦又如何解除呢?周国平答到:“这种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完美了。”
人生的机智在周国平往往就是这样的脱口而出,使我们若有所思,思有所得。这种人生的机智给读者思想以新的启发。周国平认为新思想无非是看事物的一个新角度,仅仅是一个角度,“有时思想孕育于沉默,而靠淡泊催产。有时思想孕育于淡泊,而靠沉默催产。”当然,须警惕的是:“谎言重复十遍就成了真理,真理重复十遍就成了谎言。”
新思想在淡泊与沉默思考中产生,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新思想。
关于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问题,周国平以他的角度一语道破天机:
“两性之间,只隔着一张纸,这张纸是透明的,在纸的两边,彼此高深莫测。但是,这张纸又是一捅就破,一旦捅破,彼此之间就再也没有秘密了。”
“你占有一个女人的肉体乃是一种无礼,以后你不再去占有却是一种更可怕的无礼。前者只是侵犯了她的羞耻心,后者却侵犯了她的自尊心。”
痛快的剖白揭示着两极之间的秘密,而实际上关于男人与女人最恰切的论述却是这么一句名言:“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男人与女人的纠缠归根结底是征服的问题。
另外,“死”作为哲学主题,与“生”相对应,生与死的意味无穷无尽,“死”这个任何人都要面对的事实,在周国平眼中:
“人人都知道死是必然的,它是一个我们一出生就通报要来访的客人,现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我们。可是,当它敲响我们的门时,我们却感到突然,怪它是最唐突的不速之客。”
“我们拥有的唯一时间是现在。拥有了现在,我们也就拥有了过去和未来。”
周国平还作了大胆的设想:如果让每个人都死一次,也许人人会变得像个哲学家。
在《人与永恒》中,无论生和死、时间与永恒、幸福与痛苦,还是幽默、信仰、艺术,诸如此类的“大问题”,一经周国平的“感悟”,马上变成一串串鲜活的思想火花,就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空间。
精彩篇章推荐
1.人 共24则,探究人作为人的意义。
2.婚姻 婚姻是终身大事,作者用33则随感表达自己心灵的感悟。
3.时间和永恒 人生怎样才能超越,读完这24则随感,你或会有所觉,有所悟。
精彩语言辑录
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经失意的人不懂人生。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
孤独者必不合时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为时髦,包括孤独。
质朴最不容易受骗,连成功也骗不了它。
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幸福属于天国,快乐才属于人间。
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
天才不走运会成为庸才,庸才再走运也成不了天才。
有钱的穷人不是富人;有权的庸人不是伟人;有学识的笨人不是聪明人;有声誉的坏人不是好人。
当庸俗冒充崇高招摇过市时,崇高便羞于出门,它躲了起来。

--
所谓精品,就是说即使文章少,也不鼓励灌水,我宁愿版上都是些好文章,也不愿意版上充斥了无聊的水文。华南木棉站是我个人觉得一个我看见过的最好的站,那儿有不少的建设得好的版给我树立了榜样。我觉得应该象那些版一样,一开始就要站得高,要把版办成精品,虽然可能一开始会吓走一些热衷灌水的人,但是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最后一定能吸引真正的北大虫子。文章不在多,人数也是次要的,好的文章才是最主要的。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经失意的人不懂人生。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7
我想,人生种种大谜,谁也不可能找到最终的谜底。说不定每个谜都有无数个谜底,因而也就没有谜底。我的兴趣在猜谜,而当我每次似乎猜中了谜底,却发现真正的谜底似乎又离我后退了一步之时,我就觉得这谜更加有趣了。
  周国平是中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其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代表作之一,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他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文字优美而富哲理。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我不相信人一生只能爱一次,我也不相信人一生必须爱许多次。……你是深谷,一次爱情就像一道江河,许多次爱情就像许多浪花。你是浅滩,一次爱情只是一条细流,许多次爱情也只是许多泡沫。 周国平是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人与永恒》是他最受读者欢迎,也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周国平的一本随感录,也是他的第二本书,对于周国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1987年出版以后即长销不衰,在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如生命,痛苦,爱……周国平的文字是送给热爱生活,情感深沉丰富,追寻人生价值探求生命意义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他的这本随感集被评为陶冶性情最应阅读的十本书之一,也在于其中谈到许多为人处世的哲学。这种哲学式的人生解读,既不是一种世俗的圆滑哲学,也不是游离于尘世之外的出世哲学,而是追寻幸福感悟生活,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更贴近一个有着痛苦心灵的人的哲学。正如在书中所说:“人是唯一能追问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把自己当作尺度去衡量万物,寻求万物的意义。可是当他寻找自身的意义时用什么尺度呢?仍然用人吗?尺度与对象同一,无法衡量。用人之外的事物吗?人又岂肯屈从他物,这本身就贬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意义的寻求使人陷入二律背返。” 周国平在谈到《人与永恒》时说:“我自己喜欢它,是因为它完全是无意为之的产物,脑中闪过一个思绪,一点感想,我就随手记了下来,心态非常自由。它记录的仿佛是思想的原生态,而这样的原生态是存在于每一个感受着思考着的人的头脑里的,很容易引起联想、勾连、撞击、共鸣、惊疑,我想也许正因为此,就也获得了读者的喜欢。” 喜欢历史,文学的请加群 64210183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