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推演大明命数是哪三巨变呢?

如题所述

1.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

2.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于禁中。

3.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坠于地,溅血禁中,仇杀己尽无期。

这就是传说中姚广孝对大明命数推演一番后得到的“三巨变”结果。

我将结合《周易》和历史,逐一试探。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姚广孝的外形仍然是传统佛教中身披架裟的高僧模样,慈眉善目,广结善缘的样子。但是巜明史》的记载却与此大相径庭:“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刘秉忠是个不寻常的和尚,当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刘秉忠为其出谋化策,日后建立不朽功勋,他同样的精通天文地理,《易经》历律的全素质人才。

姚厂孝,法名道衍,出身医门,14岁出家为僧。本应静心修佛,宣扬佛法,六根清净才对对,他却去拜道士为师。这个叫席应真的道士,不务正业,清浄无为不谈,却对阴阳术数颇有心得。道士和尚,互相交流探讨《河图》《洛书》《六十浑天甲子》等等。

阴阳术数之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学问,它的门类太多,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占卜,几乎无所不包。能吃透这门学问,也是人才。

他出师后,自认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道衍,恰遇朱棣北征北元丞相咬住和乃尔不花大胜归来之时,朱元璋很高兴,大明又多了一个守护江山的大将。朱棣也高兴,自己再也不是普通的燕王,而是劳苦功高的北地镇守王。

洪武十八年(1385),马皇后去世已经三年,朱元璋仍然悲伤不己,他从民间选了十个僧人,做完法事后,这十个僧人将随各个王爷到驻地讲经说法。皇宫一间房子中,姚广孝和九名僧人等待王爷们的选择,姚广孝端坐不动,心脏却剧烈跳动,他在等待一个可以实现他梦想的机会。

不理解父王意思的朱棣一进房间,姚广孝立即冲着朱棣说:“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明史纪事本末》),翻译一下就是:“王爷,请允许我跟随你,我会送一顶白帽子当见面礼”。

朱棣一听,如遭雷极,呆立当场,燕王的王字上加白,就是皇上嘛,燕王心中突地腾起一股无名之火,却又突然被一桶冷水浇灭,大哥和父王健在,怎敢有非份之妄想,面前这个和尚,其貌不扬,却说出惊天动地的话,沉呤片刻,冲着姚广孝略一示意,从此,姚广孝的命运将要么走向“望乡台”,要么走向最后的胜利,要么老死北地而郁郁不得志。

朱棣起兵“清君侧”后,姚广孝始终是朱棣的谋臣和精神支柱,1402年,朱棣在南京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坚持迁都,朱棣于是迁都北京,更名京师。姚广孝终于成功了,他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两年后,姚广孝拜太子少师。

简单介绍了姚广孝之后,现在来解释他演算的所谓大明的三条巨变:

1.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

“龙”象征君王。传说中的“龙”,神通广大,可以呼风唤雨;仅凭神威,豺狼虎豹即闻风丧胆。

“飞龙在天”是六十四卦中的首卦一一《乾》卦,即纯乾卦,由二个单乾卦重叠而成。这一卦的中心思想是:胸怀大志。

这句爻辞位于上卦的中位即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爻辞为:胸怀大志的人,已经撑握了实际的权利,就如同龙已经飞上了天,正好大展宏图。这时候能够结识有权势的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这个《乾》卦之九五爻,应该是当年朱棣起事时姚广孝对燕王的说辞,雄心勃勃的朱棣怎经得起这种诱惑!这是关于“靖难之役”的预言。

2.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

“龙战于野”是《坤卦》的上六爻: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纯巜坤》卦由两个单坤卦重叠而成,这句爻辞为:不注意为人处事,成为孤家寡人,到了危急时刻,就得亲自上阵了。这就如同“龙”在荒野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流了黑黄色的血,可以说是喋血沙场了。

这是关于“土木堡之变”的预测,以后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3.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溅血禁中,仇杀己尽无期。

关于“亢龙有悔”,这是纯巜乾》卦的最上卦的最高位。亢,为“高“、“极”、非常。悔,懊悔、后悔。

此爻辞为:胸怀大志的人,在获取了很高的职位后,不要贪求更多的东西;这就象飞腾到一定高度的龙,不能再向高处飞。这就是说,物极必反,干什么事情都都不能走极端,而应该“见好就收”。

这句话预言了以后太上皇的“夺门之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
第2个回答  2020-10-20
从姚广孝推演的大明命数三巨变内容来看,它应该是对应了历史上的“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这三事件。
第3个回答  2020-10-20
第一个是朱棣会夺取皇位,二是兄弟以及叔侄夺嫡引发骨肉相残,三是贵人微服出行会有危险的事发生。
第4个回答  2020-10-21
根据史料记载,姚广孝所谓的明朝三巨变为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