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冬季有什么特产?

我们就要去云南,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1 云子(云南)
古称永子。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徐霞客游记》中有“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的记载。特点是坚而不脆,永不褪色,折光柔和,不刺眼目。白子晶莹似玉,且呈翠绿;黑子乌中有蓝,蓝里透绿。云子沉重扁圆,着盘声坚,冬暖夏凉。由云南围棋厂批量生产,出口日本等国家。

2 羊肚菌(云南)
羊肚菌又名竹荪,是云南特有的一种名贵食用菌,云南的羊肚菌主产于滇西北丽江、迪庆等地,多长在海拔2000多米的针阔林地或林缘草丛中。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菌柄,粉红色的菌托,在菌柄顶端生着一圈细致洁白的网状裙,因形似羊肚而得名。

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是营养丰富的仪器和调味品。它不仅是高级筵上的名贵菜肴,对高血压、胆固醇过高及腹壁脂肪过厚等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羊肚菌是云南众多食用菌中最先生长的,春末夏初即可采收。近年来,丽江山区人民积极采收羊肚菌供应出口,使之成为一条增收创汇的新门路。

3 程海鱼(云南)

程海鱼,种类多,主要有大鲤鱼、白鲦鱼、压鲦鱼、红翅鱼、丁钩鱼,以及近来引进的银鱼。

大鲤鱼体大膘肥,头部油脂特别丰盈,肉质细嫩,在海边舀来程海之水,待锅内水沸时,放入鲜鱼,再加葱、姜、辣椒花椒等佐料食之,其味异常鲜美可口。

白鲦鱼双眼犹如红珠玛瑙,鱼体圆长,鳞甲柔嫩,营养丰富,对久病初愈者有很好的滋补强身功用。每当雨季,白鲦鱼喜迎山溪洪水逆游而上,人们便在沟里挖塘设卡捕捉,得到的鱼称为“水口白鲦”。

近年来压鲦鱼几乎绝种,红翅鱼竟然繁衍昌盛起来,它吃了程海养殖的银鱼、海藻,一条条长得体头硕大,膘气十足。这种鱼无论烹煮油煎,味道都佳。

程海银鱼,原为太湖短吻银鱼种,1990年引入,肉质细嫩,乳白无刺,蛋白质高脂肪低,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钙质,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种。

程海鱼因水质纯净无污染,各种鱼均是招待宾客的上等佳肴,不但在永胜各地市场成了抢手货,还远销到丽江、宁蒗、华坪、渡口等地。程海银鱼年产900吨左右,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一大特产。

4 扎染布(云南)

扎染布是大理周城镇白族人民生产的传统染织品。它以当地土靛为染料,把原色白色,经过人工扎成“八卦图”、“蝴碟”、“三塔倒影”、“梅花”等各种花样,放到染液中冷染十一次一展开即得蓝底白花图案。其特色是花色朴素大方,不易变色。制用服装、室内窗、门帘、台布、壁挂等装饰用料、还可制作纪念袋、纪念巾等多种旅游纪念品,深受国内外欢迎。

5 苏理玛酒(云南)

这是一种度数低、味道清香酸甜的饮料,宁蒗摩梭人和普米族称其为“苏理玛酒”。其酒精度为10度左右,色浅黄,内含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等多种营养物质。

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先把青稞或高梁放入一个大铁锅内用微火煮熟,就倒进一个大簸箕里散热冷却,然后拌上用本地中草药配制的酒粬,再倒进一个草编大囤子里发酵两三天后,放进一个土制大陶罐内封存起来,摆在离火塘较近有适当温度的地方,到十天半月左右,便在罐口封存处凿洞,掺进凉开水,过几天后用管子将坛内凉水吸出,就成了香醇可口的苏理玛酒。

这种水酒,既可提神健胃,增进食欲,又有生津解热之功效,是普米、摩梭人民最爱喝的饮料。

6 青刺果油(云南特产)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籍奥地利著名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博士在丽江蛰居的27年间,向西方世界介绍“世外桃园”——香格里拉和东巴文化的同时,惊喜地发现在丽江玉龙雪山和泸沽湖畔的深山峡谷中,在寒冷的冬季万物凋谢时,唯有一种奇特的植物——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向世人展示出“万物皆眠,唯我独醒”的非凡生命特征,是世界木本油料中的一朵奇葩。

青刺果油是丽江地区粮油贸易公司采用生长在宁蒗县海拔2000至3000米山坡地带的野生青刺果榨取而成,色泽金黄,味道清香,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营养植物油。

当地少数民族凡长期食用青刺果油的都能够长寿,八十岁以上还能参加劳动或狩猎,并把青刺果视为神物加以崇拜。纯天然青刺果高级食用油进入人们的生活,在国内外尚属首次。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青刺果油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而含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A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组成与人体脂类非常接近,营养学家誉之为“可以吃的化妆品”和“人类补充必需脂肪酸的新来源”。长期食用对治疗高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能使用健康长寿。

此外,盛夏蚊虫叮咬引起皮肤溃烂发炎,用青刺果油擦抹,有较好的消炎作用;冬季用青刺果油涂抹能使皮肤润泽嫩滑,并能有效地防止冻疮产生。

7 乌木春茶(云南特产)

乌木春绿茶,是华坪县永兴僳僳族乡茶厂生产的各茶。它采用植于高山云雾中的乌木河畔的大叶种茶精制面成。经云南省茶叶研究部门抽样鉴定,其各种成份含量为:水份5.87%,水浸出物44.42%, 儿茶素133.21mg%,茶金酚32.01%,氨基酸3052.96mg%,加啡碱4.01%,所含氨酚量比同类产品高。

华坪乌木河畔地势较高,气候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加上又有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特别适于茶树生长,并且能提高茶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因而其品质臻于上乘。“乌木春”茶具有色泽绿润、条索肥实、回味甘甜、饮后回味悠长的特点,曾获省级银缨奖。

8 东巴挂毯(云南特产)

东巴挂毯,系丽江毛纺厂的工艺产品,它采用当地优质的细羊毛,精编细织而成,大多采用黄白色羊毛为底色,图案为黑色羊毛绘制,以纳西古老的东巴字画和富有吉祥美好寓意的图案构成,此项产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除挂毯外,该厂还有地毯、粗纺呢绒、格花毛毯、高级防虫蛀纯羊毛被等优质产品,精致耐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深爱中外客商青睐,该厂现已具有年产10万米粗纺呢绒生产线,并有年产3至5千平方米纯羊毛东巴文组画手工地毯的生产能力。

9 酥油茶(云南)

酥油茶是丽江纳西族、摩梭人、普米族主要的饮茶方式,每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开水,打酥油茶,这已成了他们饮食之一大特色。

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酥油茶即是以酥油为主要原料的饮品。其制作工序是,首先家庭主妇将早晨从姐牛身上挤来鲜奶集中在一个木桶内,然后分几次倒入高约1米左右的细长木桶内,再用木制的拌和器使劲搅拌,直至奶脂脱离奶渣浮于表层,再将奶脂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盛有清水的木盆内使劲搓揉,待将奶脂搓揉凝结成饼,就按一斤一饼的份量包装起来。食用时,先用茶罐煨煮茶叶,然后将酥油切一小索放入一个长约1米、直径约10厘米的木质桶内,加上食盐、麻籽、花生、核桃、鸡蛋等佐料,倒入煨好的茶水,用一根顶端装有带孔木塞片的棍子一提一压反复冲击,待到茶水、酥油和香料溶合在一起时,便可以倒入茶碗内喝了。

酥油茶色泽乳白,香味浓郁,清晨三碗下肚,精神顿爽,寒气即消。初学喝者,第一口异味难忍,第二口醇香可口,第三口终生难忘。

10 白族三道茶(云南)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不“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11 过桥米线(云南)

米线,广东叫米粉,广西叫线粉、粉干。米线,是选用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澄滤、蒸粉、挤压、煮制等工序而成的线状。米线细长,洁白,柔韧,吃法多样。

“过桥米线”,是云南风味小吃之一。滋味鲜美,吃法独特,素负盛名。

云南米线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大米经过发酵后磨粉制成的,俗称“酸浆米线”,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特点:米线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传统的制作方法。另一类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到机器中挤压成型,靠摩擦的热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称为“干浆米线”。干浆米线晒干后即为“干米线”,方便携带和贮藏。食用时,再蒸煮涨发。干浆米线筋骨硬,咬口,线长,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过桥米线,以其制汤考究,吃法特异,滋味鲜甜清香,咸淡相宜而成为云南特有风味小吃。过桥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佐料做成。汤用肥鸡、猪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为佳;将鸡脯、猪里脊、肝、腰花、鲜鱼等切成薄片,摆入小碟;米线则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同时备有豌豆尖、黄芽韭菜、嫩菠菜等。吃时,以大“海碗”盛汤,加味精、胡椒、熟鸡油,汤滚油厚,碗中不冒一丝热气。汤上桌后,将鸽蛋搕入碗内,继将肉片氽入汤中,轻轻一搅,霎时变得玉兰片似的雪白、细嫩。然后放入鲜菜、米线,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碗中红白黄绿相交辉映,奇香沁人,使人胃口大开。

过桥米线之名,一说是吃米线时,米线在两碗之间搭成一座不断线的“桥”,因而得名;一主则是个饶有风趣的传说:古时有位秀才在蒙自南湖中的小岛上攻读,他贤惠的妻子为他送饭,路远,常凉了。一天,她提了一罐鸡汤去,到那里还热乎乎的。原来厚厚的鸡油把热气保护住了。她由此受到启发,常用鸡汤烫米线给丈夫吃。她送饭时进入湖心要过桥,因而有人就称为“过桥米线”,一时传为美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2

云南特产有嘉华鲜花饼、鸡丝凉面、豆花米线、竹虫、呈贡宝珠梨、滇池麻鸭、油卤腐、豆沫糖、油鸡枞等等。

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鸡丝凉面的制法是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已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凉面的特点是多味调合,清爽利口,面条有筋力,为夏季佳品。

制作步骤

1)锅中倒入清水,放入鸡腿,姜片,葱段和花椒,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继续煮10分钟。煮熟后晾凉去皮,将鸡腿肉撕成细丝。黄瓜洗净后切丝。另一锅中倒入清水,水开后,放入洗净的绿豆芽焯半分钟后捞出。

2)大蒜去皮洗净后压成蒜泥。将芝麻酱倒入碗中,再倒入凉开水,用筷子沿同一方向画圈搅拌稀释。再调入酱油,蒸鱼豉油,盐,醋,糖,鸡精,香油搅拌均匀,再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入适量蒜泥,麻辣酱和芝麻。

3)锅中倒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乌冬面,中火煮3至5分钟后捞出,反复过冷水冲凉,沥干后,倒入橄榄油搅拌以免粘连。

4)将面盛入碗中,放入鸡丝,黄瓜丝,绿豆芽,再淋上酱汁料搅拌均匀即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9
旅游资源

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境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的人类遗址,恐龙化石及近代历史纪念物,以及25个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路南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7处。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腾冲、威信、保山、会泽4座省级历史名城。此外,全省还建立了总面积达192.6万公顷的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00多个,总面积为8.55万公顷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2个。云南省极为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近10年来,全省集中力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和其它配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推出了一批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1999年,到云南旅游的国外游客达104万人次,国内游客367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04亿元人民币,其中创汇额达3.33亿美元。旅游业正在成为云南的一项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云南十八怪:【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着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壮与家鼠有很大差相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云南十八怪中,有好几怪都是关于吃的方面的。云南虽然没有拿得出手的大菜,摆在席面上供来云南的人风光风光,赚足面子,填饱自尊。可来过云南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云南好玩的地方多,好吃的东西更多。”这不是做广告,来过云南的人都这样认为。云南人在吃的方面是非常富有创新精神的,能把普通的大米做成饵筷、饵丝、米线、米糕、粽子、元宵、米肠、粉蒸、卷粉、凉宵、米凉粉……十多种小食品,足可以看出云南人在吃方面的智慧,是多么的高超灵巧和有创意啊!
云南有哪些特产?
特产 贝 母 红豆杉 云南贡米

好吃的 过桥米线 永胜油茶 普米饭肠 弥渡卷蹄 纳西族 丽江粑粑 竹荪 洱海鱼三味 云南汽锅鸡 腾冲"大救驾 民族饮食文化之纳西族(丽江) 大理雕梅、炖梅 佤族鼠食 白族三道茶 宣威火腿 彝族砣砣肉
最好玩的 要数丽江了 个人认为 嘿嘿
其他还有俊秀挺拔的石林、柔美的高原明珠――滇池、“风花雪月”的大理、丽江典雅的洞经音乐,香格里拉的悠闲自得,雪域风光的清雄险峻、热带雨林的苍翠,傣族少女多情的祝福

怒江风味美食(云南)
保山风味美食(云南)
西双版纳风味美食(云南

大理风味美食(云南)
香格里拉风味美食(云南
昆明风味美食(云南)

虫草(云南)
三七(云南)
傣锦(云南)

鸡棕(云南)
丽江松茸(云南)
丽江人参(云南)

丽江天麻(云南)
雪茶(云南)
香椽(云南)

云子(云南)
山嵛菜(云南)
白芸豆(云南)

茨满梨(云南)
海棠果(云南)
羊肚菌(云南)

程海鱼(云南)
扎染布(云南)
苏理玛酒(云南)

东巴腊染(云南特产)
青刺果油(云南特产)
乌木春茶(云南特产)

东巴挂毯(云南特产)
三川火腿(云南特产)
云南白药(云南特产)

永胜瓷器(云南特产)
斑铜工艺品(云南特产)
程海螺旋藻(云南特产)

丽江粑粑(云南)
鸡豆凉粉(云南)
糯米血肠(云南)

包谷粑(云南)
豆焖饭(云南)
洱海鱼三味(云南)

苦荞粑粑(云南)
弥渡卷蹄(云南)
普米饭肠(云南)

酥油茶(云南)
佤族鼠食(云南)
宣威火腿(云南)

腌酸鱼(云南)
彝族坨坨肉(云南)
永胜油茶(云南)

云南汽锅鸡
白族三道茶(云南)
第3个回答  2013-09-09
面西瓜
第4个回答  2013-09-09
粑粑,什么时候都有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