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产于侵入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型金矿床

如题所述

该类矿床包括与侵入作用有关的各种金矿床,其共同特征是矿化作用发生在侵入体内或内外接触带。依据岩体的性质可划分三类:①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型金矿;②产于碱性岩侵入体中的金矿;③产于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内的金矿。

(1)花岗岩类侵入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型金矿床

这一类金矿床在我国广泛分布,矿床直接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中或其内外接触带,大体与传统的岩浆热液型金矿相当。按矿化形式它包括斑岩型矿床、夕卡岩型矿床以及与侵入作用有关的脉形矿床。前已叙及由于本章的分类是以容矿建造及其地质背景为准则的,所以把胶东、小秦岭等绿岩带中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均划入了绿岩带型矿床,同理,把产于元古宇变碎屑岩中与花岗岩有关的矿床划归为变碎屑岩型金矿,如广东河台式金矿。由于各类金矿间往往存在相互过渡的情况,有些具体的矿床很难准确界定其矿床类型,如斑岩型矿床和次火山岩型矿床。李兆鼐等(1993)划分出远接触带型热液金矿,但很难界定矿化与侵入体距离的临界界线,因此凡产于侵入体内及周边部与侵入作用有一定联系的金矿均划归为侵入体内及内外接触带型金矿床范围内。应该说明与再生重熔作用所形成的岩浆岩体有关的金矿,其类型归属也难于界定,如峪耳崖、牛心山、柏杖子等。有鉴于此,我们只能对具体的矿床侧重于成岩成矿的地质背景和地史演化将其纳入某一类金矿床。由此可见,金矿的宏观地质分类与成因分类间的恰合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并需假以时日。有些金矿床,区内未见较大侵入体,只发育中基性、碱性岩脉,矿体在空间上与之有着较密切关系,在时间上,可见岩脉与矿体相互穿插现象,这类矿床也列入此类。

本类矿床的主要特征为:

1)该类矿床的主要成岩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而以海西期、燕山期在我国占有主要地位。加里东期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类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广西贺县、广东高要、黑龙江嘉荫平顶山和多宝山、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多为中、小型,或金铜伴生(共生)型矿床。海西期花岗岩主要产于我国北部和西部如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吉林、甘肃、青海都兰-柴达木盆地南缘、天山、宁夏等地。在大地构造上它主要限于海西造山系,如吉黑造山系、内蒙古兴安造山系、天山造山系、东昆仑-祁连加里东造山系。此期形成的金矿床主要有新疆阿尔泰多拉那萨依、硫磺山、包古图、金山,肃北安西金窝子,北天山觉罗塔格,内蒙古白云鄂博,黑龙江24号桥,东宁金厂,吉林珲春。

2)与金矿有关的燕山期花岗岩十分发育,除与绿岩带再生型金矿有关的花岗岩绝大多数产于燕山期外,不少金矿常与中酸性小岩体有关,从区域分布上,它们大多受控于区域性的隆坳带,产于东西向褶皱断裂构造带或北东向断裂构造带上或其邻近地区。如东南沿海的政和-大蒲断裂带,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台的太行、鲁西、沂涑及燕辽等岩浆岩带。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化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金成矿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形成了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床,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改造了前中生代各类金矿的成矿背景,造成叠加或改造成矿作用(孙培基、韦永福,1996)。

3)新生代花岗岩类分布局限,主要分布于滇藏地区和台湾,如玉龙的斑岩矿带和台北金瓜石。

(2)产于碱性岩侵入体中的金矿床

这类金矿床在文献中常称之为碱性热液金矿床,已知典型矿床有美国科罗拉多、科里普科里可、蒙大拿,印尼的巴罔-黑教,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凯蒂亚等。这些金矿大多与碱性辉长岩、粗玄岩、响岩、正长岩、二长岩、橄榄安粗岩有密切的时空联系。我国这类金矿主要见于华北地台冀北张宣、新疆阿尔泰乌仑古河、三江-昆仑南缘地区。较重要的矿床有内蒙古乌拉山、东伙房,河北崇礼东坪、赤城后沟、黄土梁、中山沟、下双台、金家庄、赵家沟、永平黑山门,河南崇县祁雨沟,山东平邑归来庄,滇西马厂菁,川西机器房,山西塔儿山,云南鹤庆北衙。

这类金矿的主要特点是:

1)碱性岩型金矿多出现在地台内部、地台边缘与造山带的衔接过渡部位,部分也产于造山带中,常受超壳断裂的控制,空间上常与碱性岩有关;

2)该类金矿常与壳幔型偏碱性花岗岩有成因联系,属同熔岩浆系列,包括正长岩、霓辉正长岩、二长岩、粗面岩、各种碱性杂岩,花岗岩不发育,或仅是小型岩体;

3)金矿化常以石英脉(东坪)、破碎带蚀变岩(金家庄)、细脉浸染(后沟)等形式产出;

4)该类金矿的岩浆建造主要是板块发育晚期靠大陆一侧张裂带中的产物,世界范围内,此类金矿床常是弧后板块俯冲后期弧-弧碰撞带、裂谷、区域深大断裂带的产物,与区域性断陷活动有关;

5)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钾长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钠长石化、铁白云石化、青磐岩化;

6)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磁铁矿、穆磁铁矿、碲铋矿、碲金矿、自然碲、自然金,以含金银碲化物为特征。

(3)产于基性、超基性岩体内的金矿床

凡以基性、超基性岩体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均划归此类,金矿化主要产于岩体的构造蚀变带中。这类矿床在我国不占重要地位,其储量约占各类金矿总和的4.6%。其中有些矿床的成因类型尚有争议。

该类金矿床主要地质特征为:

1)金矿床以铁镁质岩浆岩为容矿母岩,主要岩性为斜辉橄榄岩、斜辉辉橄岩、二辉橄榄岩、辉石岩化橄榄岩;

2)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含矿岩带和岩体的展布,矿床沿断裂在槽缘或台缘成群分布;

3)矿床以小型为主,金与镍、铬、钴、铂伴生;

4)金多以浸染状赋存于岩体内和边部,工业矿床多以石英脉的形式产于岩体边部的蚀变带内;

5)岩体遭受强烈的蛇纹石化、滑石化,围岩多受到碳酸盐化、硅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

6)该类矿床分布于三江、松潘、甘孜、准噶尔和华北地台,岩金主要分布于哀牢山深大断裂和西准达布拉特大断裂带,伴生金主要分布于阿拉善台缘和巴颜喀拉造山带的边缘断裂带中;代表性矿床有云南墨江金厂、新疆铬门沟、甘肃金川、青海德尔尼铜钴矿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