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德???

如题所述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在中国,道德是道与德的结合。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美德是一种修养或习惯。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它的定义,即一个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类,好的选择是它的区别。

道德属于伦理范畴。它的主题是人类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类的幸福。道德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或逻辑规律。这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规律。这是由于与道德规律相对应的主体的不确定性。因此,有些人怀疑道德规律的存在。

扩展资料:

道德的起源为:

实践或活动源于欲望,而不是理性。理性只能分辨是非,但不会引起任何活动。相反,欲望可以引起活动,但不能区分是非。欲望可以从属于理性,也可以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了好的选择,而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了糟糕的选择。道德就在于这样的选择,所以道德源于欲望与理性的统一。

再者,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它分为快乐和痛苦。快乐来自爱好,痛苦来自仇恨。爱一件事的人能给他幸福,所以道德也能使他幸福。因此,道德和幸福不一定都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道德的含义
⒈道德的含义
在我国古籍中,最早是把“道”与“德”两个词分开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或学说等方面的含义。“道义”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德主要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乃至泛指风俗习惯和尊重道德教育活动。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知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⒉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第二,经济利益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第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规范的调解方式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第二,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第2个回答  2015-12-10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道德准则要求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爱慕、憎恶、信任、同情等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密切相关。它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反映着主体对社会客体的态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一致时,便出现积极稳定的内心体验;两者矛盾时,会产生消极的、不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要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基础上逐步形成。
第3个回答  2012-06-15
道德在人的化身就是良心。
许多人都喜欢用“良心”这字眼。当他们要向人证明自己行为正直时,便说:“我问心无愧”或说“我是凭良心做事的”,而把一些坏蛋形容为“没良心”“心地坏”,心术不正,丧心病狂。他们认为人只要“平生不作亏心事”,便可“半夜敲门也不惊”了。他们认为修养的重点是诚实:对己、对人、对神、对良心都要诚实,虽然明知没有人会发现,也坚持应“不欺暗室”,不作自欺欺人的勾当。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良心。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的作用。即是所谓的仁、义、礼、智。是每人都拥有的天生本能。使人能爱能憎,能分辨善恶。他以为如果一个人能达到所谓“丧尽天良”的地步,是因为人不懂得保养,维护自己的良心,反而用各种不义的行为去砍伐、伤害它;好像人天天到山上砍树木。即使是最美的、最苍翠的山峦,也会变的不美了。“牛山之木尝美矣……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由斧斤於木也。目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人人都喜善恶恶,我们欣赏善的行为,愿意和品格高尚的人交朋友。相反,我们谴责恶行。为社会道德的沦丧而感伤。对品格低下的“小人”,即使他们在谄媚,逢迎我们,我们也会感到恶心和憎厌。

良心的拉丁文是conscientia。是又介系词cum(同)及名词scientia(知识)所组成。意思是“具有知识”,指人在行动时知道自己在作什么。圣热罗尼莫(ST、Jerome340-420)把良心比作火花,认为良心可以在黑暗中发出亮点,照耀人生,人可以藉着良心,达到伦理成熟的地步,使人格获得圆满的发展。

有关良心的几个事例: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望夫石》盼夫归家的妻子,按自己的良心,对爱情忠贞不变,化为石。

2、拾金不昧的黑人约翰逊,拾到24万美元。小额钞票可以私藏。却送还失主。邻人耻笑,朋友蔑视,被迫搬家。

3、圣摩尔1477-1535天主教殉道者。忠于良心,反对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斩首而死。且安慰刽子手,抱歉自己脖子太短,为刽子手增添麻烦。

二、 圣经内的良心 《呼召与回应》p324

圣经视良心是和整个人分不开的(良心是人的一个官能)。圣经不把人分解为分开的部分,却视人为一整体。实在,尤其关于良心,只能以概括的看法来谈及它,因为在良心内,而正是在生活的天主面前,人整体显露出来。

1、旧约的良心

“良心”一词在旧约内只出现一次(智17:11)。虽然仅此一次,但天主不断召叫选民忠于盟约的呼声,却贯彻整个圣经。充满了认识良心的事实。例如,原祖犯罪后,天主问“亚当你在哪里”?加音杀亚伯尔后的逃亡,打围犯罪后,先知的劝告,尤其以“邪恶的良心显示出来”。

旧约良心的意识有两种特征:首先,良心常是在天主前的良心。人处在天主前,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和圣善的的,或是错误和邪恶的。第二,在良心的行为内是整个人行动,而非只是人的任何一个“官能”。咏17:3“但你考验我的心灵,夜间来视察我……你总找不到我的邪恶”。

旧约把良心视为有位格的天主对人所发出的呼声,经由良心对人说话。

2、新约内的良心

1)、福音内的良心

福音和旧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词语来指示良心,它被置于人的内心深处,而这内心深处是以灵魂或心来表达,耶稣强调的重点,由外在行为转为内在的意向。“凡注视妇女的,已在内心奸淫了她”,福音尤其认识做恶事后邪恶的良心的事实。例如,在浪子、犹大斯、背主后的伯多禄的例子里;法利塞人构成的顽固和败坏的良心的例子。

福音内给予正直的意向较外表正确的行为更大价值,无形中更强力彰显良心的负责任的决定和忠于良心的重要性。

玛5:8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
玛18:35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谷7:6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
路6:45善人从自己心中的善库发出善来,恶人从鹅库中发出恶来,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

2)、保禄关于良心的思想

A、保禄用希腊文Syneidaesio一词来表达良心,但此词有不同的含义,在新约中共现34次,,保禄书信中占19次之多。

*首先此词表示人心灵深处的一些重要活动,人在这里常处于天主面前。

*其次表示和天主共容的真诚的和反省的自觉。宗23:1 24:16

*也表示圣神在保禄心灵深处对他的讯息的真实性的作证。 罗9:1

*表示人的宗教和伦理的认知官能。 格后4:2

此词也表示有伦理意义的良心,罗2:15 法律已刻在人的心上;光明磊落的良心(弟前1:5),纯洁的良心(弟后1:3);污秽的良心(铎1:15)。保禄在其他地方,不用此词也能谈及良心,例如罗14章。

B、保禄关于良心的主要的断言

有着宗教和伦理意义的良心,在下列集体问题上的论断:罗14章,吃肉合法与不合法,格前8章吃祭过的肉的伦理性质。格前10:14:参与外教人的祭祀筵席和私下吃祭过神的肉。

* 每个人该按自己的良心行事

“各人对自己的心思应坚信不疑”(罗14:5),行为的伦理性质断然依赖行为是否与内在的信念相吻合。“那在自己认为可行的事上,问心无愧,才是有福的,但谁若怀着疑心吃了,便被判有罪,因为这不是出于信心做的,凡不出于信心做的,就是罪。(罗14:22 格前8:7)
* 良心可以不符合客观的真理

良心是决定个人具体行为的伦理性质的准则,但它不是唯一的准则,也不须和客观的真理一致。它甚至可以不领略客观真理。“在基督耶稣内,我知道,并深信:没有什么本身是不洁的,除非有人想什么四不洁的,那东西为他才是不洁的。”(罗14:14,20)“至论吃祭邪神的肉,我们知道:世上并没有什么邪神,也知道,除了一个天主外,没有什么神……不过这种知识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些人知道如今因拜惯了邪神,认为所吃的是祭邪神的肉,因为他们的良心软弱,就受了玷污”(格前8:4,7)。

* 良心和团体有关系

怜人良心的决定(尤其是教友弟兄):虽然和一己的决定相冲突,也该诚实地被尊重。“那吃的不要轻视不吃的;不吃的也不要判断吃的,因为天主已接纳了他。你是谁,竟敢判断别人……你为什么判断你的弟兄?或者你为什么轻视你的弟兄?”(罗14:3-4,10)

必须尽量避免因自己按良心指示行动,而令近人绊倒:“你应拿定主意:总不要使弟兄失足或跌倒……如果你因着食物使你的弟兄心乱,你便不是按照爱德行事。基督为他死了,你不可因着你的食物使他丧亡……更好是不吃肉,不喝酒,不做什么能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罗14:13,15,21)“但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这自由的抉择,成了软弱人的绊脚石。因为如果有人看见你有这知识,在邪庙里坐席,他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是受到鼓励而去吃祭邪神的肉吗?那么这软弱的人,基督为他而死的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而丧亡!你们这样得罪了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为此,倘若食物使我的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的弟兄跌倒。”(格前8:9-13,10:28)

从整个新约来看,良心是指在信仰的关照下,才会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对于生活中的道德意识和个人处境的监督。

三、良心在历史上的诠释

1、希腊哲学

把良心看成道德判断中的自我意识,而不把良心局限在对与错的抽象知识上,也看出良心云做不只在事后,也在事前及事中。

2、多玛斯学派的理智判断(多玛斯—亚里斯多德)

圣多玛斯(1225-1274)是将良心纳入反省批判的伦理神学中的第一人。多玛斯学派把人的理智放在首位。因此,在良心的作用里,重要的工作是由理智发展的。用三段论的过程:普遍性的伦理原则在具体的环境内被引用在行动上,对具体行动的伦理性质要做判断,所以,良心的决定本质上是一种理智的判断。

3、方济学派的意志优先论(文德—奥斯定—柏拉图)

圣文德在人的意识中,把重点放在意志和爱情上。结果,良心便被视为向善的冲动,而良心具体的决定被视为这种冲动的实现。

康德把良心视为人在正义法庭的意识。(KENT 1724-1804)

4、自然论者的良心意识

良心是人面对那在他们处的环境中,令生命为他变成可能的和为他促进生命的事物时所采取的立场。

尼采:认为凡不能成功确立自己为主宰的人,便是在良心上和自己作对。“我认为邪恶的良心有如重病,在这病中,人不得已受不了那变动的压力而跌倒,这变动是他所遭受的一切变动中最深切的,又因这变动之过,他结果自觉受社会和受和平摆布……”。

佛洛伊德:良心在于吸纳父母的权威,尤其父母中一方的权威,他妨碍婴儿对另一方的感情趋向(伊底帕情结)。那种由外面施于婴孩身上的压迫被他吸收,这便是超我的来源SUPER-EGO:即良心、决定和支配人。

5、社会学的良心意义

认为人的良心是由环境塑造成的,把良心系于环境。例如,家庭,学校,同伴,社会传媒等。此种社会学的人类学为了着重团体而不赏识个人的价值和自主。个人在任何环境中该把自己的判断和集体的判断看齐:个人在集体内要完全淡薄自己,这便是他生存的意义,独裁统治的“人云亦云”。

良心如能澄明,即可彻悟天道地德。
第4个回答  2015-05-17
好吧,让我来回答,什么是道德。
道德,在传统概念中就是指以人为本质的道的追求与道之德行。德,就是作为。
道德,是中华文明,影响世界的文华精髓概念。
[1]概念:道德,道,本意为经、道、哲学的本质、万[事]物之方圆的规则的统称。
道在事物形态中,也就是形而上学中,有方圆大同的本质。
[2]性质:道德的性质,从传统上来说,是与人类的追求和行为相结合的。
道,就是人之生存之道。
德,就是指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而出现的活动。
(1)古人中,道家常叫道德为,道行[hang],我们常看电影中就有道家弟子说,道行不够,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
(2)佛家佛祖说,我为问道而生,道,就是人们在生活事物求知的智慧。求知与探索之道,则是佛家精要。佛家把这样的文学作
品叫经文,这样的学问就叫经。
(3)至于十字架信众们,常说一句爱,爱,是新生的本质,是的,生命的生存与发展,是他们所追求之道。
(4)马克思主义,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则更加有针对性的是人之生存之道,德也为之而德,它源于欧洲,所以与那里人们的生
活观念是有些源头的。生存与发展,之黑格尔,就是对生活之道的一种理解。
(5)我们可以看出,道德在字面上是一个概念,而映出的却是概念上叫宗教,主义等人们信仰的学问的追求与实践。它中人们生
活中事物共性之不同概念的结合与不同深度探索的文明概念。
[3]规律:道德,离不开自然与智慧生物的生活结合,西方对道说成真理,因此而被钉在十字架上,中国叫它为道,佛家叫它为问
道,无疑我们就能看的出,它就是人类文明的指导精华。德在道的意智下创造着文明。
在中华文明下,道德离不开群经之首,八卦。八卦,是中华文明的思想指导。
我们现在人们只道的有:
(1)道有三道,自然之道,人道,人与自然之道,的三结合。自然德(行),就要为之而活动。
(2)我们现代与道德追求的人们追求组织有,宗教与政治团体的思想以及细化一下就是哲学或真理的一种叫法。简要就是说,这
些方圆大同,好的哲学思想,它必然是与任何思想相生相克的。可溶可分。作为自然是不用暴力与欺骗的。所以,问道,只需要一
个入口,便可方圆大同。
(3)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必要在教育中,指明道德的本质,别让孩子每天说道德,而不识道德的真实本质。
(4)我们把道德[或叫道行、求道施道、某主义之学习与实践]在文学里,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科学,科学分类中有两大分类,
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可以看的出,我们对于认知,好多事情,只是隔着一层纸。
[4]形态:形态,方面,就是道德生活的实际本质时空,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时空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人类之道德,我可以说,简
直是坏透了,虽然这不是人类有意而为之,但人类对于维护道德方面勾心斗角,为了利益而破坏互信,搞灭绝,搞略夺,无恶不
作,道德于现在而言,有自然多样性、有社会、能源性、经济利益性、法制性、文学信息性、文华类聚教育性、swotpdca性,固,
道道道,非常道。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的出,重点在于道的认识,而德方面重点就在于,方法论,德就是作为,人类在求知上疯狂,但同时也局限于作为有效性方面,是的,道道道,非常道,但德德德,却也一样非常德啊。
我们在事务的实现方面,我们定义了目标、与规则、与一定的事物的单位,这面对现实生活,就走向了我们从心智向唯物方面的发展,道德,离不开现实人类在自然之中的探索与发展,但我们必须要知道它的swot,pdca,不然我们就会使我们所拥的的变的一无所有并且给自然带来危害与毁灭。
让我们特别注意:人类与自然,之道德。这是我们的思想可以品德的依据。我们要变的有思想,我们求道,与在此基础上探索。我们创造时,我们一样要注意这些活动[所谓德],是不是需要swot,pdca的判断[辩证、验证]。
另特别注明,伏羲故里,在静宁,不知伏羲,或许就如同你不知何为道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