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二战时日本军事机构组成?

如题所述

战前的日本,相对于军事行政的“军政”,作战,用兵等被称为“军令”。军政归陆军省,海军省管。军令则归参谋本部(陆军)和军令部(海军)管。

1878年(明治11年)12月5日,原来只是陆军省的一个局的参谋局从陆军省独立出来了,成立了参谋本部。参谋本部直属天皇,这样天皇就不必向太政大臣(相当于后来的首相),陆军卿,海军卿咨询,只要有参谋本部帮忙就可以直掌军队了。

不用说,首任参谋总长是山县有朋。

成立参谋本部的理由是这样的:主管军令的参谋局的工作很重要,西南战争时参谋局就行动相当不便,受的制约相当多,所以参谋局长的地位应该和陆军卿等同,欧洲各国的总参谋局都很庞大,局长的权限和国防部长的权限也都一样,所以日本也应该这样。

这倒也没错,平时的国防政策制定和作战计划的准备,战时战争和作战的辅助,从这点来说参谋局的工作是挺重要的。加上西南战争中的天皇-〉太政大臣-〉陆军卿-〉参谋局长的军令流向也确实有问题。瞎子都能看出来参谋局应该加强,局长的权限应该扩大。

但是,这根本就不成为参谋局从政府独立出来的理由。解决那些问题,只要强化一下参谋局的功能就行了。

参谋本部从政府独立出来,就意味着军政和军令的分离,说严重一点(就像后来的事态发展一样)意味着政治和军事的分离。不管是平时的国防还是战时的作战,都要求政略和战略的一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参谋本部的独立简直就是一种倒行逆施。

明治13年(1880年)海军看着陆军的参谋本部眼红,吵吵说咱们也要一个。陆军当时就给顶了回去:“怎么着?光看见现在我们这些贼吃肉了?你也得想想当年我们这些贼挨打的时候。老子陆军是老大,你们海军能干什么?你是准备上岸进攻还是准备上岸防守?想和老子陆军一样,没门。回去啃你的窝窝头吧。”,可能还要加一句“切”。

海军们可没有脾气,谁让自己是老二呢,没办法,有些气就是要受。受是受,海军也不泄气,继续搞发明创造。这次海军是提出了一个“统合参谋本部”的构想,说把陆海军统管起来怎么样。陆军还是反对,说你们该谁管就谁管,别给偶们也找一个婆婆。但是伊藤博文感兴趣,硬是在明治19年(1986年)把这个“统合参谋本部”给愣撮合起来了。

怎么叫“愣撮合”呢?这从一开始海军就不满意了。咦,不是海军要成立什么劳什子“统合参谋本部”的吗?干吗又不满意了?其实是从一开始海军就发现被陆军给涮了。《统合参谋本部条例》规定统合参谋总长必须由皇室出身的将军担任,既然天皇领军,皇室人员担任统合参谋总长听起来也挺合情合理是不是?不然,和欧洲皇室人员大都在海军服务不一样,也不知道是怕晕船还是什么原因,反正日本的皇室人员基本上全在陆军,而且也看不到有下海的动向,这统合参谋总长一职必须由皇室人员担任的一条等于变相在说海军永远是老二。海军能干吗?所以不到一年,这个看起来挺是那么一回事的“统合参谋本部”就被海军给折腾的寿终正了寝。也别说,好歹在一起玩了一年,有了一点感情,陆军这次总算开恩同意海军也独立出一个“参谋本部”来了。

但海军还是气不过,NND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啊,老爷就要出出这口恶气,愣把个刚刚成立的“海军参谋本部”给改成了“海军军令部”,以示和陆军彻底划清界限。这就是日本海军没有参谋本部而代之以军令部的由来。

所以到甲午战争开展前夕,日本军队的三个二元化总算凑齐全了:政军,政令,陆海全是各唱各的调。怎么办?

难不倒人家伊藤博文。伊藤又发明了一个叫做“战时大本营”的东东,简称“大本营”,在作战时把陆海军统一起来指挥。平时嘛你们爱怎么操就怎么操,现在都TM给我拘到一起来。当然要把平时就决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两拨拘到一起也不那么容易,象海军就提出,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管招兵买马就够忙的了,别参加大本营了。其实在琢磨着什么呢?因为根据当时的制度,天皇的幕僚长是参谋总长,所以理所当然大本营的长就是参谋总长了。所以军令部长见参谋总长矮一头。这也就算了,现在要海军大臣也去听参谋总长的发号施令,海军也觉得太委屈了。

陆军可不含糊,跟海军说:“知道你们海军弱智的比较多,不太会处理事,你们海军大臣忙得话就不用来了。不过俺们陆军大臣应付那些个小事倒是绰绰有余,能来参加大本营的”。被这样一将军,海军没了情绪,海军大臣只好乖乖地来大本营报道。不过到太平洋战争时,海军地位提高了,又想起几十年前的那句话来了,因此太平洋战争时的大本营就没有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只是把参谋本部和军令部给并到了一起,更加一塌糊涂。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1133554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6
日本帝国军制实行军政军令二元制。
陆军军政统率机关是陆军省,最高军政首脑是陆军大臣(陆相),陆军军令指挥机关是陆军参谋本部,最高指挥官是陆军参谋总长。
海军军政统率机关是海军省,最高军政首脑是海军大臣(海相),海军军令指挥机关是海军军令部,最高指挥官是海军军令部部长。
陆相,参谋总长和陆军教育总监合称陆军三长官。
海相,军令部长,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合称海军三长官。
日本所称的军部就是上述四个机关,即陆军省,陆军参谋本部,海军省,海军军令部。

日本帝国陆海军军令机关不隶属于政府(内阁),而直属于天皇,陆军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长为陆海军大元帅-天皇的幕僚长。
一旦爆发战争,将设立大本营,由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组成,陆军参谋本部改称大本营陆军部,发布命令为大本营陆军部命令(简称大陆令),参谋总长下达的作战指示称大本营陆军参谋总长指示(简称大陆指)。海军军令部改称大本营海军部,发布命令为大本营海军部命令(简称大海令),海军军令部长下达的作战指示称大本营海军军令部长指示(简称大海指)。
应该说日本帝国的军事制度的最初设计存在三个硬伤:政府和军部二元化,陆海军二元化,陆海军内部军政军令二元化。其中第一个硬伤最为致命。日清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因为内阁总理大多还是健在的明治元老们,能镇得住那帮丘八。另外就是明治天皇作为大元帅能够勇于任事,所以也能约束得住军方。可是到了抗战时,就不一样了。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管不了军队,连大本营都没资格参加,虽然后来搞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大本营和政府的联席会议来协调。但是军部根本不买账,天皇又不作为。结果政府也无法制止军部的暴走。所以说,日本的失败从自身体制上就有重要因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