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朋友的称呼

请告诉我古代朋友的称呼有哪些
如刎颈之交,莫逆之交……
越多越好,最好有解释~~
各位仁兄啊,请看清题目再回答,我要的是朋友之间的称呼~~~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  

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  

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  

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

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谓“肺腑之交”;  

亲密无间的朋友谓“胶漆之交”;

生死与共的朋友谓“生死之交”;  

情投意合的朋友称“莫逆之交”;  

哪怕砍头也不改变友谊的朋友称“刎颈之交”;  

无意中相遇而结成的朋友称“邂逅之交”;

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称“君子之交”;  

只见过一次面,交情不深的朋友称“一面之交”;  

仅点头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称“点头之交”;  

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称“泛泛之交”;

见过面但不熟悉的人称“半面之交”;  

旧时结拜的兄弟姊妹称“八拜之交”;  

交友不嫌贫贱的称“杵逆之交”;  

宝贵而有价值的交往称“金玉之交”。

扩展资料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从称呼中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称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6

1、布衣之交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

2、车笠之交

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

3、患难之交

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

4、酒肉之交

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

5、忘年之交

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6、竹马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

7、肺腑之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

8、胶漆之交 

亲密无间的朋友

9、生死之交

生死与共的朋友

10、莫逆之交

情投意合的朋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19

1、患难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

2、布衣之交:布衣指平民,布衣之交旧指贫寒老友;

3、车笠之交: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4、酒肉之交: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5、忘年之交: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6、竹马之交: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6、肺腑之交:交情深厚多的朋友;

7、点头之交:指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

8、金石之交: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9、八拜之交: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10、臼杵之交:非常要好的朋友;

11、莫逆之交:非常要好的朋友;

12、心腹之交: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13、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14、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参考:成语词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1.朋友或同志间友谊深厚,情投意合,叫(莫逆)之交.
2.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3.同志或朋友间感情十分真诚,肝胆相照,叫(肺腑)之交.
4.一般老百姓间结成的友谊,叫(布衣)之交.
5.过去贫困时所结交的知心朋友,叫(贫贱)之交.朋友或同志间感情难分难舍,叫做膝漆之交。
6.忘记了年纪的差距而结成的朋友,叫(忘年)之交.
7.旧时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成的朋友,叫(君子)之交.
8.朋友或同志之间平淡的、浮泛的交往,叫(泛泛)之交.
6.朋友之间的一般交往叫做(一面)之交。
7.童年时代所结成的好朋友,叫做(竹马)之交。
8.依靠吃吃喝喝结成的朋友,叫做(酒肉)之交。
9.贫富之间差距很大的朋友,叫(车笠)之交。
10.无意中相遇而结成的朋友,叫做(邂逅)之交。
11.宝贵而有价值的交往,叫做(金玉)之交。
12.幼年就相识的朋友,叫做(总角)之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4-14
古代对朋友的称谓一般只限于男性之间。对朋友之间的称呼大体可分为两种:
1.比较随意的称呼,用于关系很近的朋友之间互相称兄道弟(就像现在的哥们之间),年长于自己的称为“兄台”,年幼于自己的称为“贤弟”,对自己的称呼则是“愚兄”、“愚弟”。

2.对朋友和同辈比较正式、郑重和尊重的敬称是“足下”,但“足下”可不是把朋友当作脚下的意思。

关于“足下”的称谓有一个典故,就是晋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春秋时代,晋国的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导致太子申生自杀,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则逃亡他国。重耳到处流亡,欲寻求各国的协助而复国。有一次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一行人饥寒交迫的到达了卫国,没想到卫文公却让他们吃了难堪的闭门羹。

这时,重耳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染上了风寒,发著高烧,他喃喃呓语著想喝一碗肉汤。但是,随行的人一样也两袖清风,上哪儿去筹钱买肉呢?忠心耿耿的介之推,一咬牙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出热热的肉汤,重耳喝了之后,居然不药而愈。一行人也继续前行,到达了齐国,并获得齐桓公的支持,终于在流亡十九年之后,返回晋国,登上大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掌政权后,要之前随同流亡的臣子们,说说自己的贡献,再来论功行赏。看到众人自我吹嘘、争相邀功的嘴脸,介之推非常厌恶,他自始至终都不发一语,晋文公也没想起他来。介之推失望之馀,带著母亲退隐山林。有人为他打抱不平,晋文公才想起了他的恩泽,急忙派人寻访,但是介之推已经淡泊名利,无论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赏。

有人向晋文公献策,放火烧山逼他下山,却没料到这把火熄灭之后,众人在满山灰烬中,找到了抱著一棵树被活活烧死的介之推与母亲。悔恨不已又伤心欲绝的晋文公,除了命人厚葬介之推母子之外,并将这棵树砍下来,制成一双木屐,每当他穿著这双鞋,就想起那段患难与共的往事,不由得慨叹∶「足下,悲乎!」

因此,「足下」一词,虽然和脚有关系,但词意并不是将朋友踩在脚底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怀昔日之情,而衍生出对朋友敬称之意。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493050.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