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作品和解释

如题所述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忆秦娥·临高阁 ▪ 多丽·小楼寒 ▪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念奴娇·萧条庭院 ▪ 清平乐·年年雪里 ▪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 点绛唇·寂寞深闺 ▪ 点绛唇·蹴罢秋千 ▪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 临江仙·梅 ▪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 瑞鹧鸪·双银杏 ▪ 长寿乐·南昌生日 ▪ 行香子·天与秋光 ▪ 行香子·草际鸣蛩 ▪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 满庭芳·小阁藏春 ▪ 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 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 添字丑奴儿·芭蕉 ▪ 殢人娇·後亭梅花开有感 ▪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诗▪ 醉花阴 ▪ 皇帝阁春帖子 ▪ 夏日绝句 ▪ 上枢密韩胄诗 ▪ 钓台 ​​文▪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 浯溪中兴碑诗 ▪ 词论 ▪ 打马图序
没办法吧她的所有作品都解释。只可以从【中学学科网】汉语拼音字头:
http://www.zxxkw.com
来找需要的。或者从谷歌找某一段的解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0
书法 《武陵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忆秦娥·临高阁》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多丽·小楼寒》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念奴娇·萧条庭院》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清平乐·年年雪里》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点绛唇·寂寞深闺》
  《点绛唇·蹴罢秋千》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怀禅题刻《玉楼春》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临江仙·梅》
  

漱玉词意
[4]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瑞鹧鸪·双银杏》
  《长寿乐·南昌生日》
  《行香子·天与秋光》
  《行香子·草际鸣蛩》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殢人娇·後亭梅花开有感》
  《满庭芳·小阁藏春》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金石录》
[5]
《浯溪中兴碑诗》
  《乌江》(又名《夏日绝句》)
  《皇帝阁春帖子》
  《钓台》
  《上枢密韩肖胄诗》

  《金石录序》
  《词论》
  《打马图序》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6]历史评价
总体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名人评价
  1.明时杨慎《词品》 :“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
  2.“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3.阮阅《诗话总龟》后集《丽人门》云:“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言甚新。”
  4.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5.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6.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7.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8.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9.清人陈景云在谈到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时说:“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耶。”
  10.宋人王灼说她:“作长短句能曲折人怠,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卷二)甚至说她“夸张笔墨,无所羞畏”。[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