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如题所述

望远镜成像原理如下:

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外,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显微镜成像原理是:

细微物体在物镜焦距之外十分靠近物镜焦点的位置,生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不同点:

1、显微镜的目镜组一般都是凸透镜,望远镜的目镜组有的含有凹透镜。

2、显微镜物镜是短焦距,目镜是长焦距,望远镜是相反的。

3、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时候,都叫做物镜和目镜,但彼此具有不同的地方。

4、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作用是对物体进行一次放大。

5、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而两者的目镜作用都一样,起着放大镜的作用。

拓展资料:

望远镜有两部分镜片,由物镜聚光,然后经目镜放大,物镜目镜都是都是双分离结构,以便使成像质量有所提高。天文望远镜要观察的实物离物镜相距很远,所以造成长筒形,要接收感受大面积的光线信息,物镜大。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时候,物体应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物体离物镜很近,把物体的反射光、折射光、漫反射光线、散射光线汇聚起来,再经过目镜放大。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将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经过物镜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的位置存日镜一倍焦距内,再经其放大,最后得到比原物体放大许多倍的虚像。该虚像和物体比较是倒立的,为便于观察,需将物体倒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