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隆中称益州天府之国,北伐时却说益州疲弊,为何前后矛盾?

如题所述

(一)二十年沧海桑田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经过三顾茅庐(凡三往,乃见),在新野六年多的刘备终于遇到了自己此生的帝师,卧龙诸葛亮,这次谈话,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隆中对》在此时,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步走夺取天下的战略。

其中的重要一环,便是跨有荆州、益州,对于益州,在当时诸葛亮很是看重,他如此说道: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隆中对》

可是,在二十年后,蜀汉后主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时任丞相的诸葛亮在北伐进驻汉中之前,给后主刘禅所上《出师表》中,同样对益州的表述,却是改变了,是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是诸葛亮自相矛盾,还是单纯的为了渲染当时的危险环境呢?


其实,只要仔细了解,便可发现,二十年的沧海桑田后,诸葛亮既不是自相矛盾,也并非过分渲染当时的艰难环境,而是依据不同时间的现实情况,而做出的确切的结论。

(二)天府之国 沃野千里


在建安十二年之前,诸葛亮称赞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实际来说,真不是夸大,自从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9年)刘焉来到益州之后,到建安十二年刘璋继任益州牧的这十八年间,益州大地几乎没有天灾出现。

而且每亩产粮量远远高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且在此十八年间,相比于中原、三辅等地的战乱,益州地区只经历过两次叛乱。

一次是刘焉刚刚入川时,川中豪族的反叛,但是几天之内,便是“州郡清静”,一次是公元194年刘璋继任益州牧时,益州大姓反对刘璋的叛乱,同样短时间内便是被东州兵平定。

所以,天灾缺乏,战乱不多,使得益州在当时成为了世外桃源,南阳、三辅等地数万户百姓逃难来到益州,荆襄等地的人口与名士也是纷纷在建安初年入蜀避难。

故而,不管是在社会安定程度上、还是人口数量上,益州都是当时天下确实的“肥肉”。

按照《后汉书》的记载,东汉中后期,益州的人口数量为一百五十二万户七百二十四万口,除去夸大的嫌疑,截止到灵帝末年、献帝建安年间,益州的人口总数,至少二三百万人,所以,这样的一片大地,的确称得上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三)连年战争 严重透支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十二月,刘备入川,一年后,也就是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十二月,刘备正式进攻刘璋,益州争夺战就此展开,这也是二十三年来,益州大地第一次大规模的攻防战。


此战至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以刘备占领成都、取得完胜落幕,共历时一年零七个月左右。

这一战,其实对益州广汉郡、蜀郡一带的破坏,是很大的,而后,占领益州后,刘备、诸葛亮虽然细心呵护,可是,却也是面对当时局势,颇为的无可奈何,使得益州陷入了严重的透支状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建安十九年夏刘备取得益州后,几乎每一年,都以益州为依托,开展军事行动。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至四月,刘备从益州亲率五万大军东出荆州公安,对峙孙权,最终湘水划界,五万大军一来一往的军需供应,长达近半年,绝不是小数目。

建安二十年十一月,张飞率领精锐万余人在三巴一带与曹魏五子良将张郃对阵五十余天,最终击败张郃,收复巴西郡、巴郡北部地区,当时,刘备更是亲率数万大军坐镇江州策应,五十余天的军需消耗,自然也是相当的多。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刘备集团休整一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开始,大规模作战再次出现,那就是汉中争夺战的爆发。

此战一直持续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前后作战,刘备动员总兵力近十万人,益州达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不可谓消耗不大。

建安二十四年六七月间,副军中郎将刘封从汉中率兵数千,进攻东三郡,历时一月左右,以上便是刘备取得益州仅仅五年的时间里的所有以益州为依托的军事行动,共四次作战,几乎是每年都在大战!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至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动员全军约十万人,最终,在这一年零四个月的战争里,刘备损兵折将数万人,粮草器械等更是几乎损伤殆尽!

因此,八年的时间里,就算是益州在怎样的富庶,也经不起如此战争强度的消耗,更何况,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驾崩,汉嘉太守黄元叛乱,南中地区叛乱。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叛,十一月回到成都,故而,到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时,蜀汉几乎连年有战,规模很大,所以,益州疲弊,不是假话。

(四)各方损耗 疲敝异常


当然,诸葛亮所说的益州疲弊,不单纯是益州的经济消耗,还包括整体的综合国力的对比,如军事实力、政治号召与人才储备、人口数量等。

在当时,益州的整体民力的损耗,是可想而知的,除此之外,经过襄樊战役、荆州丢失,夷陵之战、元气大伤之后,四年之间,蜀汉损失精兵至少七八万人,全国总动员兵力,也就维持在了十一二万上下,不管是比东吴、还是曹魏,都不是一个等量级别的。

在政治上,北方曹魏已然篡汉,以正统自居,更占据中原九州之地,而蜀汉一方,刘备驾崩,后主年幼,诸葛亮必须高擎兴复汉室、恭行天罚的政治大纛,才能使得蜀汉在政权的合法性上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自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六月以来,蜀汉人才凋零实在过快,庞统、霍峻、法正、黄忠、关羽、关平、邓方、马超、马良、刘巴、张飞、冯习、张南、傅彤、关兴、张苞等一众文武精英或战殁、或病逝、或早夭,这就使得益州一州的人才,其实已然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是相当危险的。

在国家掌握的人口户数上,章武元年时,有口九十万人,虽然实际人口要多于这些,据保守估计为一百四十万至二百余万之间,但是,相比于曹魏九州之地的四百余万人口、四十余万常备军来说,蜀汉的实力,的确是弱小的多。


因此,综合以上多种情况,诸葛亮才会无奈的说出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句话,但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于诸葛亮来说,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魄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其毕生的梦想!

益州虽疲敝,可信念不能丢,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诸葛丞相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的重要原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因为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候宜州是和平之地,经济发展的很好,但是北伐时已经被战争破坏了,这时候就是“宜州疲弊”
第2个回答  2021-03-18
因为所处的形势不一样,前期刘备没有什么人马,益州就够用的了,到后期刘备的大军人员非常的多,益州很难养活这些人了。
第3个回答  2021-03-18
因为时间已经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益州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益州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大势已去。
第4个回答  2021-03-19
益州刘焉刘璋占的时候基本无战事,所以天府之国。刘备入川,战刘璋,打汉中,刘巴诸葛亮搞出了值百株玩到灭国益州当然疲敝。边上孙权虽然搞的更狠比如大泉五千,搞了十来年停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