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问计提折旧时,期初累计折旧和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是不是在年初的时候变动?

我看别人做的报表中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期初累计折旧还有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从元月一直到年底都一样,没变化过,虽然是按月来折旧,但是,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不会每月都改变吗?期初累计折旧是每年都一样?还是 根据年末时的数字填制的?我发现别人的计提折旧表从去年至今年所有的折旧和净值都没变?这是不是正确的??

负债表期初数都是上年年底的数额,在本年度的负债表期初数上反映全年都是不变的数。如: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在本年度内期初数不变。但是负债表的期末数,本年度内如果没有新增固定资产,那么固定资产原值也不会变化;

但只要每个月计提折旧,累计折旧就会增加,那么固定资产净值就会减少。即: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到了年度终了,本年度期末数就成了下一年负债表的年初数。

计提:

1、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2、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方说从200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下面通过分别介绍每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来说明计提折旧时应当注意的内容。

扩展资料:

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如使用年限10年,则分母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为10,第二年分子为9以此类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为:

年数总和=5+4+3+2+1=15或=5×(5+1)÷2=1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折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9
负债表期初数都是上年年底的数额,在本年度的负债表期初数上反映全年都是不变的数。如: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在本年度内期初数不变。
但是负债表的期末数,本年度内如果没有新增固定资产,那么固定资产原值也不会变化;
但只要每个月计提折旧,累计折旧就会增加,那么固定资产净值就会减少。
即: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到了年度终了,本年度期末数就成了下一年负债表的年初数。

如果你看到人家从去年到今年都没有折旧和净值的变化,说明人家就没有计提折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资产负债表上的 固定资产 科目的“期初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是上年12月的数据,在资产负债表 上作为起初数,年度内是不变的,当年相关数据(变化情况)在 期末 栏反映;
也就是说:年度内各月除起初数外,期末(每月)数应该随着折旧的计提会发生变化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