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律对特殊群体的特殊保护是法律对公民平等权利的维护

我今天翻了一下以前的历史书,然后看到一段话:法律对特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是法律对公民平等权利的维护,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反映了现代法治社会对维护公民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关注。,那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法律对特殊群体的特殊保护是法律对公民平等权利的维护,法律上不是说任何人都不能拥有特殊保护吗,我们不是只要给予特殊群体他们和普通人的相同待遇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就好了吗,既然这样我们有给予他们特殊保护岂不是自打耳光

权利平等分为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
形式上的平等指无差别对待。但法律上的“人”是抽象的,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生活环境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一律无差别对待,保护,那么形式上的平等就会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
比如对儿童的特殊保护。不能以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由,雇佣童工。因为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智力都没有成熟。不是法律上的独立的“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至于你说的“法律上不是说任何人都不能拥有特殊保护吗”----原话的表述应该是任何人都不能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它主要针对的是法律责任,即“王子犯法”必须“与庶民同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法律对特殊群体的特殊保护,应理解为,法律保护的是法律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的合法权益,而法律同时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且法律保护合法公民的合法的权益,因此,法律对于特殊群体的保护,其扩充解释便是法律对公民平等权利的维护。
第2个回答  2012-11-22
以前法律强调对一切人的平等保护,是一种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它要求尽可能的避免对人类加以区分,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被视为“同样的人”,使每一个参与分配的人都能够在利益或负担方面分得平等的份额。你现在所说的是一种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它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人类加以分类,(当然,不是贵贱,等级之分),被归于同一类别的人应当得到平等的份额。弱式意义上的平等既是平等对待,也意味着差别对待。当然这种差别对待,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平等。
第3个回答  2012-11-22
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在一定的程度是有道理,但是现代社会很多人已经滥用了,违背了初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1-22
说得好!人大代表的料儿,继续发扬,恒而精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