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自我意识的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如题所述

1、小学儿童可从道德原则、主观动机上评价自己行为的好坏,特别是中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批判性得以发展,自尊心、荣誉感、责任感得以发展,并学会了有意识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了学习的习惯。

2、少年期,自我意识发生质变,初一学生的自我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转化,初三学生的自我评价由外部行为向内心品质转化,独立性迅速发展,能认识到自己的外部特征,还能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他们开始关注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自我评价仍具有片面性、主观性和被动性,往往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人格发展还未成熟。

3、青年期,自我意识急剧发展,趋向成熟。他们不仅关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且强烈关注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如何成为这样的人,认识到个体的自我只能存在于社会中,对自我意识有更本质的认识。

他们能独立自主地按一定的目标和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能较为全面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我。通过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使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主体自我和社会自我在新的水平上达到积极的同一,有目的地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扩展资料

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

一是意识性。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一切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是社会性。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

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自我意识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是能动性。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能根据社会或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形成自我意识,而且还能根据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四是同一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一般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

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其他人的个性区别开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找准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位置。要正确地认识自我,首先要从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三个方面来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

为此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信息来源,提高文化水平和修养;多与人交流思想,多征询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适当的参照系来了解自己。对自我的构建、自我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大有裨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我意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8

自我意识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序是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我是人对自己生理素质的意识;心理我是人对自己智力、非智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社会我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所扮演角色、所占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意识。

拓展资料

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

自我意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即我们所说的社会自我。

第3个回答  2021-03-28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已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已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已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

(二)自我意识的成分

自我意识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这三种成分是自我意识的知、情、意三个方面,并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都是各种自我体验。比如,小丽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她热情直爽、乐于助人,并因此而非常自豪——这即是自我体验的部分。

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例如小丽坚持每天都读书、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每天是否有进步?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等。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2.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在其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逐渐产生的。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进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从而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概括性。但自我评价常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较差。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性格、气质、动机、需要价值观和行为等的意识。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这时的青少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四)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1-25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什么阶段 人的意识有三阶段:本我.自我.超我.这是第二阶段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