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如题

答语文阅读题的时候适当的运用答题套路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⑴设疑法(悬念法)好处(思维方向):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⑵写景法好处(思维方向):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3)其它还有: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2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

-

-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

-

-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

-

-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

-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8-22
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其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大、主观性强,乃“重中之重”。但从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无论试题难易,学生们的得分普遍不高,成为失分“重灾区”,得分维持在7分左右。学生普遍存在着审题不严、扣题不紧、词不达意甚至无从下手等问题。

专家们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逐字逐句地品读;其次是学生读不懂文本,找不准答案;再次就是学生找不到答题的切入口,答非所问。

如何改善这一尴尬局面?专家建议学生要学会“从容阅读”,即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逐句、逐段阅读,在这个基础上把握文本的特色、主旨。只要读懂文章,就会知道题目是从何而来,就能够找到答题对象。也许有的学生会觉得逐句阅读浪费时间,但只要坚持这样训练,阅读速度就会随之提升。

备考中,专家称现代文阅读主观性强,学生答题时要将主观题客观化,即要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备考中,不鼓励“题海战术”,阅读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学生们应多关注叙事性强的短篇小说和记叙文,更要关注带有哲理性、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这类文章阅读有一定难度,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惯常选用的材料。

考纲陈述: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现代文阅读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0-15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要抓住两个个重点。

1、阅读理解主要考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阅读包含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整理归纳分析能力等,语文、英语阅读在阅读速度、归纳提取重点两个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由于大家平时对快速阅读接触不多,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去年,有学者推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中,以为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钟左右的阅读速度会达到30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力也相应的快速提升。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从事脑心理研究的专家朱法良的高度认可,目前我们学习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2、为了节省时间在做阅读的时候应该切忌:
(1)阅读时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样会导致阅读速度的降低,要快速阅读整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不要一句话反复阅读,即阅读时碰到一时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阅读那个句子当中,反复琢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要选对答案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每个句子都要读懂,抓住一些重点句子就够了,正确的做法是,以理解整个段落和整篇文章为主,在涵盖出题点的句子上用心捉摸。上文中提到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超级速读训练同时就顺带训练了记忆,而超级记忆部分的思维导图对全面阅读文章后,抓出文章脉络和重点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着学习一下。

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希望你早日进步!
第4个回答  2019-11-28
点:答题要点(写法、内容、结构)面:与要点有关的文章内容书:书写序:答题有条理做好以上四点,就是满分阅读。不吹牛,我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极少扣分。(我是江苏盐城09高考语文单科状元)楼主自己看,不懂可以追加提问。我会接着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