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是谁造的?

我知道是坦莫尼尔,谁能告诉我他是哪国的?

  缝纫机

  1900年前后,也就是前一个世纪交替的时候,报上经常登出售缝纫机的广告。可见19世纪末缝纫机始在上海等沿海城市逐渐流行,此时距世界第一台缝纫机的问世已有60年之久。缝纫机是一个名叫坦莫尼尔的法国穷裁缝发明的,1830年他用木头做的世界第一台缝纫机样子相当笨拙。若干年后,美国伊莱亚斯·豪等人设计出了更加实用的缝纫机。然而在豪去英国宣传自己的发明时,艾萨克·胜家却在波士顿的工场里造出了更加完美的缝衣机,并于1851年创立了胜家公司。豪得知了这个消息赶回来和胜家对簿公堂,结果1856年法院判决胜家的机针和双线连锁缝纫法侵犯了豪的专利,并让胜家付给那个马萨诸塞州的发明者每台机器25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尽管胜家败诉,但他的公司后来发展成世界最大的缝纫机制造企业。

  虽然没有像胜家那样名扬四海,但伊莱亚斯·豪也因为有了那项专利在欧洲度过了安逸的晚年。张德彝同治八年(1869年)随志刚出使巴黎的日记有与豪见面的记载。他说经合众国(美国)奇德立引见,去“以改造铁裁缝著名者”兴尔家作客。兴尔是“合众国包斯顿(波斯顿)人,曾以改造铁裁缝著名,故合众国用其法者,每一架与彼纳款洋银五圆,以此致富”。

  在与缝纫机的发明家豪见面前,张德彝已经在英国见过了发明不久的缝纫机。张德彝的《航海述奇》记他同治五年(1866)4月19日在曾镇压过太平天国的英军将领戈登家中作客,“见有铁针�架一座,俗名铁裁缝”。张德彝曾把bicycle翻译成自行车,一直沿用到今天,但sewing-machine这个词他却译成了铁裁缝,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用机器这个词的习惯。张德彝描写铁裁缝说:“形似茶几,上下皆有关键,面上前垂一针,后一轴线。做女工时将布放于针下,脚踏关键,针线自能运转,缝纫甚捷。”据德博诺《发明者故事》说:缝纫机的设计在19世纪60年代曾有过一些改进,以后基本特点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最早传入东方的缝纫机的样子,我们从日本神奈川县立博物馆收藏的一张图片上可以看到,那架缝纫机是万延元年即1860年传入日本的。

  其实在张德彝出使英国之前,来华的外国人已经把缝纫机带到了中国。王韬的《瀛杂志》记述他在美国传教士的妻子秦娘家中见到缝纫机的情景:“余寓之南邻美国妇秦娘者,国色也。家有西国缝衣奇器一具,运针之妙,巧捷罕伦。上有铜盘,一衔双翅,针下置铁轮,以足蹴木板,轮自转旋,手持绢盈丈,细针密缕顷刻而成。”缝纫机传入上海约在咸丰末年。“近日此器盛行,缝人每购一具,可抵女红十人。”到《瀛杂志》成书的同治年间,缝纫机在上海已经不甚稀罕。到光绪末年,缝纫机甚至已传到江西新建县这样偏远的地区。《江西农工商记略》记光绪三十一年马建龙县令的话说:“前有美商胜家机器,来江销售,能以机器缝制衣服袜履等件……”在成衣业还没有实现工厂化的时候,缝纫机的推广十分缓慢。然而由于能大大节省缝纫的时间,所以必须成批生产服装的军需部门首先注意到了这种新机器的作用。坦莫尼尔的木头缝纫机发明后,法国军队首先用它来加工军服。斯诺《西行漫记》说,农民仍然留着辫子,蜡烛被视为奢侈品,电灯闻所未闻的陕甘宁边区吴起镇,红军的被服工厂配备了十台名牌的胜家缝纫机,这些机器竟然又都是南方红军“经过六千英里世界上最难通过的路线带到陕甘宁来的”。

  早在1919年上海就出现了专门维修缝纫机的协昌铁车铺,铁车是缝纫机的俗称。1947年以后生产无敌牌缝纫机,这是我国自产缝纫机的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