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储、盖是油气藏生成的必备条件,请分析生、储、盖常见的岩性是什么?

如题所述

“hfdk200”很高兴为您回答,如不周,请见谅!!!
石油的生成
生成石油的基础条件是沉积物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水是有机物运移的动力,泥沙和有机物在水的携带下,从高处往低处流动,寻找一个“沉积地”,就是寻找一个低洼地带。这种低洼地带,根据它的规模大小,分别被称为盆地、坳陷、凹陷等,但这种低洼地形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中随着地壳的运动继续下沉或上升。若能继续下沉,则保持低洼的地形,可以继续接受沉积物,使地层厚度不断增大;若随着地壳运动上升,则低洼幅度就逐渐变小,接受沉淀物就少;如果继续上升至水面上,则有几质就不再沉积,早先沉积的有机质也暴露在氧气中,会被风化剥蚀掉。

虽然低洼地带不断下降对有机质的沉积有利,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地壳下沉速度大于沉积物沉积速度,就会使洼地内水的深度相对增大,使有机质下沉到水底的距离变长,沉积物受水中氧作用时间也就增长了,有机质被氧化的机会增多了。有了丰富的有机质沉积,还是不能生成石油,还必须具备缺氧环境、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等因素。缺氧环境就是没有氧气或者氧气少的环境,如果有氧气存在,有机物就会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温度也是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重要条件,达到一定温度,有机质才能大量向石油转化,一般最适宜有机质转化的温度范围为60?C-210?C。有机质生成石油的速度很慢,所需的时间以百万年计,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有机质转化成石油所需的时间越短。

地层的温度与地层深度有关系,地层越深则离地核越近,温度越高,利于有机质在一定的温度下生油,这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的深度下利于生油。地层的深度越深,不光温度升高,而且压力增大,对生成石油也有利。细菌和粘土岩中的粘土矿物是加速有机质生成石油的催化剂,含有这种粘土矿物的地层也有利于石油的生成。

天然气虽然在组成上与石油一样,都是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但它的生成条件要比石油更为多样化。石油要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大量生成,而天然气从浅到深都能生成。

天然气根据其生成条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生物气-现代沉积淤泥中,有机质在细菌作用下,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例如在一些和沟中生成的沼气。油型气-有机质进入生成石油深度以后,除大量地生成石油外,同时伴随着生成天然气。随着埋藏深度的不断增加,石油受高压、高温影响,强烈分解,生成天然气。煤型气-含有煤层的沉积岩层叫做煤系地层,煤型气是指煤系地层在时间和温度的作用下生成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无机成因气-在岩浆和岩石变质作用下生成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

油气在地下的流动空间-储集层

我们经常听到“油湖”和“油海”的说法,容易使人联想到石油就象湖泊和海洋一样在地下分布着,甚至有人担心,生怕我国边境油田的石油会流到外国去。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么油气在地下怎么存在的呢?石油生成后,储存在有孔隙、洞穴和裂缝的岩石之中,这种既可以储存液体又可让其从中流动的岩石,叫做储集层。油层是一种带孔隙的岩层,人的肉眼看不见孔隙,当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也可通过实验方法测得孔隙体积, 一般油层孔隙体积可战岩石体积的10%-35%。专业人员主要用孔隙度和渗透率两个因素来衡量储集层的优劣,孔隙度的数值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石油。渗透率的数值高,表示孔隙、缝洞之间的年同性好,石油容易流动,容易开采。

油气在地下的保护层-盖层

油气如果无限制地向上移动,一旦到了地表就会逸散掉。为了使储集层中的油气不逸散掉,在储集层的上方需要有一层致密的、不渗透的地层间储集层中的油气盖起来,这种岩层就叫做盖层。 适合做盖层的岩石有页岩、泥岩等,致密的泥灰岩和石灰岩有时也可以充作盖层。盖层要有一定的厚度,太薄了就承受不住油气对它的压力,不能阻止油气逸散,起不到“盖”的作用。盖层的分布要稳定,即厚度的变化不能太悬殊,更不能有的地方有盖层,有的地方没有盖层,否则,就会在储集层的上方出现“漏洞”,油气从“漏洞”处逸散出去。
望采纳!!!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08-01/07/content_737835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