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名字解释?

如题所述

1.持续经营是指假定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或会计主体的市场经营活动将持续不断地延续下去,因而将按照原定的正常购买意图去使用现有资产,按照原定的偿还条件去偿还债务。
2.会计分期(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之一),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其目的是据此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最常见的会计分期是一年,即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也称为年报。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0
1.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永远地进行下去,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倒闭。这虽然是一假设,但基本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有利于企业组织会计核算工作。
2.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对其进行的期间划分。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第2个回答  2013-09-20
持续经营是一个会计假设,也是会计分期的前提.就是假设这个会计主体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突然面对倒闭的现象.有了持续经营我们才能将它分期,如,月度,季度,半年度,前度.如果一个公司不能够持续经营的话那么又何来的会计分期呢.如果没有持续经营,那么会计分期也将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