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的评析?

如题所述

天下文章,不外乎就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型应用文,一类是审美型文学作品。先秦到两汉,直到南北朝,这两类文章统称“文学”。“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的《论语》中,那时的文学并不是今天意义的文学,而包括天下所有的文章。南北朝时期,开始了“文笔”之争,文学从此走向了自觉,开始从广义的“文学”中独立了出来,并具有了今天意义的文学。

从写作学角度来看这两类文章,应用文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的模式化写作,而文学作品却是一种独创性的审美写作。由于写作的表达方式不同,形成了这两类文章的不同性质,应用文是具有功利性的实用型文章,而文学作品却是无功利性(当下文学的商品化,另当别论)的审美型文章。当然,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通讯、报告文学和部分说明文等文章。

应用文写作是目前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必修课、选修课、素质(通识)课。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而且能够写好应用文,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因为当我们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可能会遇到起草工作安排,总结,或者需要搞某些研究课题等更重大的应用文写作实践,假如我们据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能,配合我们所掌握的专业特长与工作业务专长,在实际操作中,定能胸涌成竹,如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侧重选取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50余种常用文种,如近年来大学生使用较多,但大多数应用文教材未加说明的 “博客”、“申论”、“导游词”、“毕业论文设计”、“竞聘书”、“创业规划书”等,工科学生使用较多的“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对那些目前使用频率较低的,如“决心书”、“电报”等文种未予以收录。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分9章编排,分别是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人际交往类文书、第三章 事务性文书、第四章 公文写作、第五章 法规制度文书、第六章 经济管理类文书、第七章新闻宣传类文书、第八章 法律文书、第九章 科学实践类文书,其中以第四章公文写作为重点。
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打破了传统应用文写作从内容入手的那种编排体例,而从应用文写作的结构入手来编写的,这样就避免了过去那种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结构上“各自为战”的冗长的叙述,从而增加了范文的比重,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提供了较多的模仿资料。正因为是从结构入手的,加之天下所有的应用文章都有一个约定俗成、固定的、基本相似的结构,只要掌握了这种结构,那么天下1000余种应用文的结构,在短时间内,在学习者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即“成竹在胸”!然后通过每一种应用文文种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便最终就掌握了应用文的这种模式化写作规律了。因此,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采取文例的编排体例,对每个文种理论独特个性化的教学,都有“范文”作支撑。为了考虑到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并专门罗例了少量、必要的“训练与实践”题目,这样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为最后实践提供了参照资料,但在师生的互动中,亦可以补充一些题目,因而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较大的自主学习、实践的空间。因而,本教材首先安排文种写作理论学习,寻找该文种与其它文种的个别性,使学生从理论中懂得该文种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如何来写作,获得理性认识。在对范文评析中了解其具体特点,获得如何模仿的感性认识。最后在写作训练中将这些认识化为写作能力,写出符合要求的应用文来。本教材按照“理论——模仿——实践”的顺序,循循渐进,符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习惯。

本教材文种写作理论的重点放在本格式与其它文种格式的细微区别上,而不必重复地宣讲每一文种的写作格式。严格地说,应用文写作相对文学创作而言,应用文写作就是在其固有的模式下的一种功利性的模仿写作,因为它既不是创新,也不是用来审美的,而是实用的,所以它不需要你去标新立异,更不需要你去独创什么。应用文写作如果能够发挥作者个人专长的,也只能是如何对客观事实的取舍的问题,运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文字,来使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都能读得懂,听得懂,才能达到应用文写作的目的。为此,其范文的选择,既选有一些虽然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的经典应用文章,更多的是选用了离我们很近的、紧扣时代脉搏的、比较成熟的应用文章,提供给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写作训练是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为前提,以写为主,学练结合,以实现“会思考”、“会模仿”、“会写好”为教学要求,以达到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为教学目的。这就是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实用性模式化写作的最大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