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怎么做

如题所述

什么是会计分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1

把所有的会计科目分成资产类和负债类。凡是资产类的增加,就计在借方,凡是资产类的减少,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增加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减少,就计在借方。

第2个回答  2011-12-06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编制步骤:
  第一,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还是收入、费用(成本)、利润;   第二,确认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借或贷);   第三,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第四,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格式和要求
   会计分录编制的格式
[1]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格式和要求
   会计分录编制的格式
[1]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一、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三、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编制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最后,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运用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20
按照会计准则执行

多看书,多问,多用脑,拓宽经济类知识面,了解会计分录中的业务内容和流程。
记住记帐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注意会计科目分类:
资产、成本、费用类的借方表增加,贷方表减少。
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利润类的借方表减少,贷方表增加。
报表方面和试算平衡方面注意平衡算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要勤,多学、多问、多练。
1)首先从会计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内容,
2)学习记账规则和记帐流程,学习会计制度,学习基础知识,
3)多练,多积累实际经验
4)及时了解各种财税政策,拓宽知识面
5)注意灵活运用,逐步做到精准核算,合理避税。

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442a6a8ea0116c175f0e48f1.html?from=related&hasrec=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2-06
首先你要知道156个会计科目的含义及用法,知道每一个会计科目什么情况下记借方,什么情况下记贷方。然后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填写会计分录。做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最基础的东西,你可以看看基础会计这本书,很容易就就掌握的。
相似回答